《風雪寒梅李三娘》中的李三娘。(資料圖片)
自古至今,愛情都是千古不變的話題,問世間情為何物?人類苦苦探索愛情的真諦,窮盡一生,卻無法參透。愛情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擁有了一份美好的愛情,相當于擁有了一個幸福的人生。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都難以見面的舊時代,那些古代美眉,想按照自己意愿擇得佳偶,這個理想多少有點飄渺。當然,為愛孤注一擲,視禮教如無物的古代美女大有人在。前有卓文君為情出走,當壚賣酒無怨無悔。后有李三娘為愛私奔,譜寫了一曲愛的傳奇。
與劉知遠一見鐘情
李三娘,五代十國時期榆次鳴李人。出身農家的三娘,本來應是一輩子與富貴無緣,可是意外地遇上了她的真命天子——劉知遠,從此,改寫了她本來平凡的人生。
不過,那時的劉知遠還是窮小子一個,因家貧,充軍當馬奴,在晉陽牧馬,從而得以邂逅三娘。那三娘雖是農家女,卻生得美貌如花,千嬌百媚。至于劉知遠,據我推測,大約也相貌不凡,不然何以會獲得三娘的青睞?雖然,在歲月的長河里,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不留影蹤,但我們完全能夠想象一場唯美而又浪漫的邂逅:一千多年前的晉陽,夕陽掛在天邊,更襯得青山如黛,綠草如茵。芳草地上,一位英俊的少年正在牧馬,快樂的歌聲隨風飄揚。這時,小道上走來一位帶著貼身丫鬟的美麗女子,她正是去寺廟上完香準備回家的李三娘。三娘首先被少年的歌聲吸引,及至走到近前,當看到正在牧馬的少年英氣逼人,氣宇軒昂時,三娘情不自禁地多看了兩眼,不提防正碰上少年清澈明亮的目光。兩道目光在空中相遇,空氣里仿佛擦出一道絢麗的火花,從此,衍生出一段美麗的故事。 不過,民間傳說還有另一個版本,劉知遠是乞討至李府,被留下打雜。一天晚上,三娘發現自家馬棚“失火”,乃與丫鬟前去查看,卻發現馬棚并未失火,劉知遠在馬棚里睡得正香,周圍一圈紅光籠罩著他,一條筷子大小的蛇自他的左鼻孔鉆入,右鼻孔鉆出。由此李三娘知道劉知遠不是凡人,于是以身相許。 當然,民間傳說不可信,“天子異象”的說法也不符合科學,那只是一些好事者衍生出的傳奇。何況,李三娘深夜見到異象后就以身相許,有功利之嫌,未免讓我們這些對愛情猶抱幻想的普羅失望。 因此,我寧愿相信他們是發自內心地生出愛慕,丘比特之箭一旦射中,情節大致雷同:從此許下盟約,一個非他不嫁,一個非她不娶。更煽情一點,兩人同吟那首漢樂府《上邪》: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山無棱,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愛人搶親 李三娘為愛私奔
話說那李三娘與劉知遠一見鐘情,一來二去就定下了盟約。此后,兩人更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乃至“為伊消得人憔悴,衣帶漸寬終不悔”。劉知遠在愛情的激勵下,鼓起勇氣托人向李父求親。李父一口回絕,且心里大怒:好你個不知天高地厚的窮小子,自己也不去撒泡尿照照自己,你配得上我美麗的女兒嗎?何況,連份像樣的聘禮都拿不出,難道今后讓我女兒跟著你喝西北風?總而言之,這門親事一點門都沒有。
如果放在一般人,得,沒戲了。于是一對小兒女,悲悲切切,執手相看淚眼!然后,被棒打的鴛鴦屈于命運的安排,把心愛的人兒藏在心底,在每一個日出日落的白晝,在每一個月缺月圓的夜晚,觀花流淚,對月思懷,從此獲得一個落落寡歡的人生。要么換個烈性點的,來個再版的“化蝶”——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雙雙殉情,譜寫一曲驚天地泣鬼神的愛之戀歌。然而,劉知遠終究不是凡夫俗子,這不但表現在他日后稱帝的雄才大略上,在愛情與婚姻上也一點不含糊,絕對的霸氣。你不答應是嗎?那對不起,先禮后兵——搶親。搶親成功在預料之中。李三娘的配合再加上強勁的外攻,是座碉堡也能攻克。而且,事后證明三娘的父親不但多慮,而且典型的目光短視。窮小子劉知遠,居然是真龍天子下凡。自己的女兒三娘,日后竟然會成為一國之母。
修成正果 母儀天下
婚后,劉知遠立了軍功,升為河東節度使,封北平王,封李氏為魏國夫人。事實也證明李三娘絕非花瓶女,而是一秀外慧中的女中豪杰,見識一流。947年,劉知遠起兵太原,由于軍餉不足,要向百姓征收重稅。李氏諫道:“方今起事,號為義兵,民未知惠而先奪其財,殆非新天子所以救民之意也。今后宮所有,請悉出之,雖其不足,士亦不以為怨也。”(《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劉知遠納諫,果然因此贏得人心。瞧,這等見識,不由你不嘆服。由此證明,李三娘不但在愛情上慧眼識珠,棋高一著,在政治遠見上也絕對是巾幗勝過須眉。同年二月,劉知遠稱帝,立李氏為皇后。一個農家女,修成正果,母儀天下,多么勵志。雖然,日后被不聽話的敗家子——隱帝斷送掉了江山。但是,由于李氏的卓有見識,即使江山換代,卻依然得到了善終。
高祖(劉知遠)死后,他們的兒子劉承佑繼位,稱為隱帝。950年,隱帝在寵臣郭允明、李業的慫恿下,準備殺死樞密使楊邠和都指揮使史弘肇,入告李太后。太后說:“此大事也,當與宰相議之。”后弟李業在旁說:“先皇帝平生言,朝廷大事,勿問書生。”太后力勸無效,隱帝拂袖而去說:“何必謀于閨門。”楊邠、史弘肇被殺后,隱帝又準備殺死樞密使鄰鄴都郭威。李太后又勸道:“郭威本吾家人,非其危疑,何肯至此!今若按兵無動,以詔諭威,威必有說,則君臣之際,庶幾尚全。”(《新五代史》卷十八《皇后李氏》)隱帝不聽,一意孤行,終于迫使劉威反漢,后漢亡。老子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轉眼付之東流。不過,李太后因為反對殺劉威而被新主尊為昭圣皇太后。直到954年死去。
如果不是當初偷定終生,勇敢私奔(雖然是被搶,但是里應外合,和私奔性質等同),李三娘只是一個終老田野的村婦,斷不會青史留名。然而,愛情路上,情長路更長,卻并非所有人都會一帆風順。比較有代表的如秦香蓮,當年不嫌棄帥哥陳世美家貧,委身下嫁,卻慘遭高中的陳世美拋棄,以致千百年來留給人們的永遠是一個淚水漣漣的苦人兒形象。雖然有幸遇到了鐵面無私的包老黑,鍘了負心人,可是兩敗俱傷的結局與當初的美好憧憬是多么的背離。■程瓊蓮(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