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歷史傳說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民間祭灶神的傳說

2012/4/27 9:17:04 點擊數: 【字體:

 
    民間祭灶神不分官民,不分貧富,只是祭祀時間上有“官三民四船家五”之說,即官宦之家是二十三,普通百姓是二十四,船民是二十五。每逢祭灶節家家先將廚房灶臺打掃擦洗干凈,在灶間立一灶神牌位,沒有灶神牌位的大多是張貼民間刻板套色印制的灶神圖,宿遷俗稱灶碼子。圖上為灶神爺爺和灶神奶奶并排頭像,有的只有灶王爺的獨神圖。神像的下面印有這一年的日歷,有的灶神圖與五子登科、麒麟送子、三星聚寶等圖形相配的組合圖案,兩邊貼“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聯語。橫批是“一家之主”。神像面前擺放魚、肉、酒等供品,后逐漸變為糖、果、餅等素食。但專為灶神爺制作的糖餅、麥芽糖是少不了的,麥芽糖是用宿遷地方優質高粱即“粘秫秫”配以大麥芽制成,既甜又黏,意為既可黏住灶神爺的嘴,又可甜了灶神爺的心。
  
    祭灶節那天傍晚,祭灶儀禮開始,首先擺好貢品,一般由男子沐手點香燭,行跪拜禮,燃放鞭炮,祈禱灶王爺上天多言好事,壞話莫說。民間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俗。據說是因灶王爺長的像小白臉,以避男女之嫌。與此同時,人們還把酒糟抹在灶門上,意思是把灶神爺灌醉了,好讓灶神爺醉醺醺的上天,糊糊涂涂交差了事。伴隨著祭灶習俗的傳承沿襲,民間演繹了各種關于灶神的傳說。相傳漢代時,有個孝順又忠厚名叫陰子方的人,與臘月一天早晨,看見了灶神爺顯靈,激動地連連磕頭,忙將家中僅有的一只羊宰了供奉在灶神爺面前。從此,他家財運亨通,置房買地,富甲一方。他認為富貴都是灶神爺給的,所以告誡子孫要世世代代祭祀灶神。民眾獲知此事,誰不想得到灶王爺的保佑呢?于是紛紛效仿,所以祭灶神就成為民間世代相傳的習俗了。若問灶神到底是何許人也?還有另外一說。
  
    從前有個富翁叫張生,取了個賢惠能干的老婆郭氏,起初夫妻感情很好,后來張生又取了個漂亮的李氏為妾,就把郭氏趕出家門,張生和李氏整天吃喝玩樂,不到一年,便把家業揮霍一空。李氏見張生變窮,便離開他另嫁他人。后來張生成了乞丐,沿街乞討,風雪中暈倒在一富翁家門前,被其家人發現救活。張生得知救活自己的恩人就是過去被他趕出家門的老婆郭氏,羞愧得無地自容,想躲藏匆忙間誤鉆進灶膛里。郭氏見前夫燒死灶中,亦悲憤萬分,不久離開人世。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認為張生能知錯,便饒了他,并封他為灶神。后人又把郭氏奉為“灶神婆”,這就是灶神的來歷。
  
    祭灶習俗據說始于漢代,究竟起于何時,文獻尚無明確記載。相傳,大約在宋代以后,灶神便逐漸成為一個固定的節日。如果再往前追溯,其實敬灶神是原始部落崇拜火神的演變。在原始始祖群居的生活中,那一堆熊熊燃燒的不熄之火,便是原始人的灶。因而在原始社會和火神是一致的。舊時,宿遷城里河清街建有火神廟(又名彤華宮),新盛街北端建有火神樓,行宮東巷建有灶君廟,這些都是專為百姓祭祀火神、灶神的場所。
  
    如今,在民間祭灶神的習俗早已被人們遺忘了,但臘月二十四過小年,全家人團聚吃祭灶飯,寓倫理道德思想于節日習俗之中,仍在世代相傳。祭了灶,預示著年節將臨,一年一度的春節“過大年”就要到來了。(原標題:祭灶神的傳說)
 



來源:宿遷晚報      作者:王春紅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