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申不害和他的法家思想

2013/5/13 18:15:35 點擊數: 【字體:

   
    申不害(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37年),戰國初期法學代表人物之一。申不害少年從學黃老(黃帝、李耳),以為“人法地、地法天、天發道、道法自然。”一切事物都有正反兩個方面,并且可以互相轉化,如“禍兮福之所依,福兮禍之所伏”等。主張國君依法治國,實行嚴刑峻罰,以術駕御群塵,操生殺之權。
  
    申不害修術行道的改革實踐
  
    韓國東鄰魏國,西當函谷關大道,與秦國為鄰,兩面受敵。而且山地多,平原少,物產短缺,在七國中最為弱小。三家分晉后,韓國處于新舊交替時期,“晉之故法未息,而韓之新法又生;先君之令未收,而后君之令又下” 諸事草創,政局混亂。正是為了改變這種局面,韓昭侯任用申不害為相,決心進行改革。
  
    申不害原是鄭國人,鄭國乃法家的故鄉之一,子產、鄧析都出于鄭國。申不害“本于黃老而主刑名”,擅長于黃老刑名之術,主張將法家的法治與道家的“君人南面之術”結合起來,是法家中主張“術治”的一派的代表人物。他在韓國的改革主要是“修術行道”,“內修政教”,即整頓吏治,加強君主集權。
  
    “術”是講國君如何控制大臣、百官,是君主駕馭臣下的手腕、手法,也就是權術。正如劉澤華先生所說:“術不同于法,法的對象是全體臣民,術的對象是官吏臣屬;法要君臣共守,術由國君獨操;法要公開,術則藏于胸中;法是一種明確的規定,術則存于心中,翻手為云,覆手為雨。”

    申不害的“修術行道”
  
    其核心包括兩個方面:一是任免、監督、考核臣下之術,史稱“陽術”,這就是《韓非子?定法》篇所說的:“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責實,操殺生之柄,課群臣之能。”二是駕馭臣下、防范百官之術,人稱“陰術”。

    申不害主張君主“無為”,但大臣必須有能力,而且要有為。他主張任命官吏必須名實相副,即根據官吏的職務要求(名),看一個人有沒有能力勝任(實),然后才能授官。而不是根據出身血統、也不是根據與君主個人關系的遠近授官。要求管經濟要會管經濟,管司法的要管好司法,管軍事的要會用兵打仗,管行政的則要懂行政、用人,任何人都不能濫竽充數。這是對世卿世祿制的否定。
  
    “操殺生之柄”,要求君主掌握生殺大權,強調君主在國家政權中的獨裁地位,要求臣下絕對服從君主,即“尊君卑臣”。君主要獨斷,要把生殺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絕不能大權旁落。具體工作可以交給臣下,國君不必事必恭親。
  
    “課群臣之能”,則是對群臣進行監督、考查、防范。國君任命了臣下,理所當然地要求臣下忠于職守、嚴格遵守法令,并要防止臣下篡權奪位。因此臣下是否真正勝任所擔負的任務?工作業績如何?其屬下臣民有何反映?有沒有違法亂紀、以權謀私的現象?有沒有人要搞陰謀詭計?所有這些都必須進行考查。這是保證行政工作效率和國治民安的重要手段。以上主要是“陽術”。
  
    但只有“陽術”還不夠,還必須有“陰術”。因為做國君是天下之大利,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天子輪流做,今日到我家。”這是從古至今的一句口頭憚。君主要集權,某些權臣、重臣也會想攬權、篡權。因此,在新興地主階級奪取政權之后,防止某些權臣專權、攬權,甚至進行篡權活動就成為當時的一個重要社會問題。這就要求國君善于控制臣下,及時發現臣下的毛病和陰謀。為此,君主就需要設一些耳目,及時了解、掌握臣下的情況,后來就發展到搞特務活動。
  
    申不害在韓國實行以“術”為主的法制,經過15年改革,加強了君主集權,使韓國“國治兵強”,政治局面比較穩定,國力也有所增強。但實行這種政策也產生了另一個后果,即“一言正而天下定,一言倚而天下靡。”“術”取決于君主本人的才能,君主本人比較正確,有能力,國家就會比較興旺;相反,國家就會陷入混亂,老百姓就會遭殃。正因為申不害與韓昭侯用“術”有余,定法不足,“不擅其法,不一其憲令”,因此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韓國的問題。韓昭侯一死,韓國很快又衰落了。但申不害重“術”的法制思想卻為歷代封建帝王加強君主集權提供了理論和經驗,也為一些人搞陰謀詭計開了先河。【原標題:申不害】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鄭文化旅游網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