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拜會同行的第一件事不是噓寒問暖,而是要求看看他的畫,看人家的畫總會有些啟發。
劉萬林的畫我曾看過多次。對他每個時期的追求都有些了解。第一次看他的畫,記得大約是上世紀80年代初,那時的他年輕,有靈氣,筆底功夫也不錯,科班出身。90年代初看他的畫,已經是在深度上下工夫,轉向對藝術內涵的追求,通過畫以及畫中的題跋,可以看出他的全面修養。特別是他寫的文章,評析精到,頗有見地,標志著一個畫家的走向成熟。其后還多次看過他的畫,給我的印象最深的,是看他的一批抽象山水畫。其實也不是什么山和水,而是他的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一種內心蓄積的宣泄。我認為這是他藝術追求的必然趨向:初始是用手畫,其后是用腦畫,最終是用心畫。也是從有法到無法,從有形到無形,不斷走向自由、不斷突顯自我的過程。是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堅定一步。
最近我又看到萬林的一大批作品,依然山還是山,水還是水,花還是花,鳥還是鳥。這并非說明他迷戀傳統,而是在努力從傳統中尋找有用的材料,來打造通向現代的藝術寶筏。
博大精深的繪畫傳統,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萬貫家財”,在中國畫走向現代的艱難過程中,以萬林的識見和修養,悟性和定力,必將創造一番新業績。
個人檔案
1943年生,河南汝州人。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教授。河南省國畫院副院長、歷任省美協理事,省美協中國人物畫藝委會顧問、中國工筆畫藝委會顧問、中國山水畫藝委會顧問,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組成員,河南省書畫院藝委會委員,江蘇省國畫院特聘畫家,河南省藝術職稱高評委,河南省手指畫會藝術顧問等。
東張西望
九三學社河南省委、河南省文化廳、河南省文聯、河南省美協、河南省藝術館主辦,河南省書畫院、九三學社河南文化委員會、河南省美協、河南電視臺天樂藝術館、世界劉氏總會文化教育部承辦的劉萬林先生中國畫展將于2011年1月11日~15日在河南博物院展出。
元月1日至31日,畫家李長生中國畫作品展在南京市孫中山紀念館展出。共展出李長生自2000年以來創作的花鳥畫精品六十余幅,是李長生對于近階段藝術創作的一次回顧。□魯慕迅【原標題:看劉萬林畫并與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