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精彩推薦
專題推薦
    沒有記錄!

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當義務講解員

2013/5/15 10:54:31 點擊數: 【字體:

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當義務講解員

    包拯的出生地肥東縣包公鎮大包村,有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他們義務守候包拯的家祠包氏宗祠近20年。身為包拯35代后人的包先良還多年來堅持為前來游覽的游人義務講解包拯的事跡。

    守候包氏宗祠20年

    昨天下午,當記者來到在去年修葺一新的包氏宗祠門前,發現大門緊閉,但大門外貼著一張A4紙,上面用圓珠筆寫著包氏宗祠看護人:包先良、黃其蓮,并留下了電話號碼。記者按照上面的號碼撥打過去,五分鐘后,62歲的包先良騎著自行車帶著60歲的妻子黃其蓮來到了祠堂的大門口。

    打開祠堂門,看著修葺一新雕梁畫棟的包氏宗祠,作為包拯35代孫的包先良說,他和妻子守候這座祠堂已經快20年了,這一切還得從20年前說起。1993年,這座始建于宋代、重修于清代光緒年間的包拯家祠歷經風雨,已經破敗不堪,當時這座祠堂只剩下了幾堵墻,祠堂頂部都已經塌掉了,一些村民在里面養牛。就在這一年,包先良因為生活開始到外地打工,一天他打電話聽妻子說看著村里的包拯家祠破敗不堪,作為包家的媳婦,心里很不是滋味,萌生了一個重修包氏宗祠的想法。聽了妻子的這番話,包先良辭去了外地的工作,和妻子一起加入到了重修包氏祠堂的行列。

    1994年,在這對夫妻的號召下,包公祠得到了一筆包氏后人的捐款開始重修,很快擺脫了破敗不堪的狀況,從那以后,這對老夫妻就成了這個祠堂的守候者。他們每天守候在祠堂附近的家中,只要有游客前來參觀祠堂,他們總是隨叫隨到。

    甘當義務講解員

    去年,包氏宗祠作為縣文保單位,得到了一次徹底的再次重修,在這次重修中宗祠內供奉的包公像和王朝馬漢的塑像也一新。包先良和黃其蓮這對夫婦還是十幾年如一日,每天都要來到新修的包公祠里,打開祠堂的門窗讓太陽照進來,掃去祠堂中的浮灰,為祠堂里的花木澆水……

    如今,隨著專門來到包拯家祠拜謁包拯的游客增多,包先良和老伴又多了一份活計:為前來包氏宗祠參觀的游人做義務講解員。在包氏宗祠外,包先良指著祠堂的大門解釋說,一般的家族祠堂的大門都會朝向南,唯獨包氏宗祠的大門朝向北,那是因為相傳包拯剛正不阿,得罪了不少朝中權貴,這些人就想向皇帝誣告包拯圖謀不軌。后來包拯為表白忠心,故將位于肥東縣的家族祠堂大門朝北,表示“子子孫孫,永不面南”。

    要將這份工作干下去

    由于守候著包氏宗祠,從1994年開始,包先良和妻子再也沒有外出打過工,為了保證隨叫隨到,他們只能在村里的一家鄉鎮企業擔任清潔工,拿著很少的收入。

    “我是包拯的35代孫,我為有這樣的一位祖先而驕傲,所以才和老伴堅持了20年。”站在包氏宗祠內,包先良望著祠堂正中的包拯塑像告訴記者,他作為這個歷史上大清官的后人,有義務為祖先守候祠堂,更有義務將包拯剛正不阿、廉潔奉公的精神向現代人宣揚下去。【原標題:包拯35代后人守候包氏宗祠近20年 甘當義務講解員】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2012-12-1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