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英說,中國本土作家獲得諾貝爾文學獎,這是遲早的事。民國時期,魯迅、巴金、沈從文等優秀作家的作品是可以與海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作品比肩的,但那時中國國力弱小,整個民族被西方輕視,作家自然也很難被認知;新時期以來,中國的好作家如雨后春筍,好作品層出不窮,但由于政治歧視、語言障礙等種種原因,諾貝爾文學獎一直和中國本土作家無緣。好在中國國門已經打開,中國的強大使得海外人士不得不刮目相看,中國的文學自然在海外人士的視野里也不容忽視。于是,海外漢學家翻譯中國作家的作品越來越多,中國作家作品在海外的知名度越來越高。可喜的是,中國優秀作家的作品已經完全達到了諾貝爾獎的水平,只是授予誰的問題。授予誰,都不奇怪。
“授予莫言,是值得肯定的。因為莫言是站在中國文學第一梯隊的作家,其作品接地氣、通人脈,承載中國古文化精髓,表現了當代中國人的靈魂狀態。完全可以代表當代中國作家。”鄭彥英說,中國作家確實存在諾貝爾文學獎焦慮癥,有些作家為了獲獎,揣摩諾貝爾獎評委會評委的心理取向,參照前蘇聯獲獎作家的獲獎道路,然后天靈蓋朝前,目的性很強地朝那兒沖鋒,讓他感到失望,也讓他看不起。
鄭彥英說,一般來說,莫言獲獎,中國的作家短時期內不會再獲此獎,這是治療諾貝爾焦慮癥的最好藥品。莫言獲獎,也會對年輕的中國作家起到推動作用,讓他們更有自信地寫作,從容地走向世界文壇。作者:尚國傲【原標題:鄭彥英:莫言獲獎是治療諾貝爾焦慮癥的良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