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劇《唐知縣審誥命》,是河南省代表團參加國慶30周年獻禮演出的一個節目。這出獨具一格的喜劇,在京雖然演出場次不多,但給人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為人們所津津樂道。
《唐知縣審誥命》用官丑的行當和喜劇的手法,塑造了一個獨特的七品縣令唐成的形象。大幕拉開,未見其人,先看到他懸在高堂的畫幅,題款是:“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劇場里立刻笑聲哄然。這個唐成,初涉宦海,一身土氣,叼著旱煙袋讀狀紙讀得忘情,竟把煙鍋送到嘴里;他不請客送禮、趨炎附勢,對轎夫滿和氣,和差官談得攏,平易近人,不搞“特殊化”;他清貧廉潔,竟當堂向班頭借散碎銀兩;他高度近視,動作迂拙,常使人發笑。但是,他卻有抱負,有膽識,執法不阿,處處讓人看到他性格的光彩。飾演唐成的演員,把這個人物外部形象的“丑”和內在品質的美,完美和諧地統一在一起。就是這樣一個被人斥之為“芝麻官”的七品縣,以不怕垮臺回家賣紅薯的氣魄,敢斗有權有勢、炙手可熱的誥命夫人,為民伸張正義,使人肅然起敬,不再覺得他“賣紅薯”題款的可笑和行動的滑稽、迂拙。一些觀眾說,這出戲真好,給人以啟發。我們一些在領導崗位上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向唐成學一點什么?李耐【原標題:“當官不與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豫劇《唐知縣審誥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