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能救不救,一場大罪!我相信醫(yī)學,人家紅十字會不可能讓你救一個人,卻害一個人!能救人一命,為啥不捐!”7月2日,說起兒子的救人舉動,57歲的劉香云還是義無反顧地支持。
家住禹州市無梁鎮(zhèn)井王村石板劉村33歲的陳光耀,日前做了一件在村子里引起轟動的事情:捐獻164毫升造血干細胞,救了河北一個不相識的5歲小男孩兒!
為何會想到捐獻造血干細胞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生命?捐獻過程是否順利?今后有哪些打算?7月2日,記者趕赴禹州進行了采訪。
學生時代首次獻血,如今已先后獻血10次
禹州市無梁鎮(zhèn)井王村石板劉村,一個位于禹州市無梁鎮(zhèn)西北方向的小村子。7月2日,記者幾經(jīng)周折來到了陳光耀的家。
幾間平房,一個不大的小院,院子旁邊大片農(nóng)田里綠油油的玉米長勢正旺,陳光耀的家境在當?shù)仡H為普通。
他穿著一件藍色的T恤,背部寫著“捐獻造血干細胞,傳遞生命新希望”。“這是省紅十字會給的紀念品,純棉的,穿上有點兒熱!”陳光耀不好意思地笑著說。
1999年從許昌文化藝術學校畢業(yè)后,陳光耀開始了個人的奮斗生涯。他先后嘗試過多種職業(yè),去深圳、杭州等地打過工,也當過飯店小老板。可事情遠非一帆風順,他一度欠了一筆債。為了還債,甚至有一段時間他下過煤窯。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年輕小伙兒,卻一直樂于助人,用愛心傳遞正能量。
“我第一次獻血是在1999年,當時還在許昌文化藝術學校上學,獻了200毫升!”陳光耀說,從那以后自己隔一段時間就會獻一次血。后來由于受吸煙、喝酒等因素影響,有幾次想獻血卻沒能獻成。“如今一共獻了10次,3600多毫升!”陳光耀說,之所以會發(fā)生捐獻造血干細胞事件,還要從2005年說起。那時,他在電視上看到紅十字會的造血干細胞捐獻宣傳報道后,便毅然報名成為一名志愿捐獻者。
2012年6月28日,陳光耀接到了他與一名5歲患者配型成功的通知。當年8月2日,陳光耀的高分辨率配型檢測結果顯示,他完全符合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技術要求。“紅十字會的人問我愿意不愿意捐獻造血干細胞,我說愿意!”陳光耀說。
捐獻那天醫(yī)院里的溫度25℃
可他說大家給他的壓力讓他流汗
造血干細胞移植是目前世界公認的有希望治好白血病的最佳方法。造血干細胞一般來源于3個渠道:骨髓造血干細胞、外周造血干細胞和臍帶血造血干細胞。目前,我國主要開展外周造血干細胞采集。造血干細胞具有很強的再生能力,采集后1周至2周,捐獻者的各種血細胞就能恢復到原來水平。
6月4日陳光耀去鄭州那天,正好家里的麥子該收割了,母親劉香云說:“只管去,家里的麥子不用你操心!”
“我自己倒沒啥,可家人總擔心我的身體,光親戚去了七八個,這給了我很大壓力!”陳光耀說,當時醫(yī)院里的溫度是25℃,躺在床上抽血感覺跟獻血一樣,可80多歲的爺爺在身邊,為他的安全擔心,自己身上直出汗。
6月8日上午,在河南省人民醫(yī)院造血干細胞移植病區(qū)的細胞采集室,經(jīng)過3個多小時的細胞采集,陳光耀終于完成了造血干細胞的采集。164毫升造血干細胞隨即被從北京趕來的醫(yī)護人員帶走,為正在醫(yī)院等待治療的河北5歲白血病患者帶去生命之光。
當晚6時,陳光耀捐獻的造血干細胞順利送達海軍總醫(yī)院并成功輸入患兒體內(nèi),一場生命之旅的對接圓滿完成。
能夠救人一命讓他覺得很驕傲
“聽說我為別人捐獻造血干細胞,很多人給我打來電話,我更自信了!”陳光耀說,其實自己覺得沒啥,就跟獻了一次血一樣。
“有人說捐獻是無償?shù)模ズ簣D個啥?我說那么小一個孩子,既然自己能救為啥不救呢?”陳光耀的母親劉香云是個知識分子,上過鳩山大學,擅長曲劇、豫劇,為人和善、開明。
劉香云非常理解和支持兒子救人的舉動。她說:“患上這種病,家里人為他治病錢就花得差不多了,咱能要人家的錢!我如果配型成功了,也會無償捐獻!兒子能夠和一個非血緣關系的人配型成功,這也是一種緣分。”
“如果全國有更多的人加入中華骨髓庫,配對成功的概率就會更高,就能救治更多的人!”劉香云說,作為一個母親,她非常理解和支持兒子的舉動,也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加入捐獻造血干細胞志愿者的隊伍。
出于種種原因,造血干細胞捐贈者和受捐者的很多信息都是保密的,所以,如今河北的那個小男孩兒恢復得怎么樣,陳光耀一家不得而知。他們說,希望孩子能夠順利康復。
“80后”的他有一顆善良的心,總想幫助他人
陳光耀兄弟二人。如今,為了掙錢,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父親赴黑龍江打工了。母親一直身體不好,血壓高,心臟也不好。陳光耀4歲的兒子還小,所以他不能離家太遠。為了生計,他在禹州市區(qū)租了房子,白天跑著為人送水,生活的壓力很大。盡管如此,他仍然有顆助人為樂的心。
“我看電視上有人參加“中國夢想秀”,也想?yún)⒓印H绻苣技还P善款,就可以救助更多的人,但不知道中不中!”陳光耀說,他去醫(yī)院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時候看到醫(yī)院里有很多患者,有的戴著口罩,有的頭發(fā)都沒了……看到這一幕,他只恨自己沒有更大的能力救助更多人。
“對待村里的事,他一直都可積極!”說起陳光耀,村干部李戊己說,“光耀能夠無償捐獻造血干細胞救人一命,體現(xiàn)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帶了一個好頭兒。這段時間我們正準備將他納入積極分子,實現(xiàn)他入黨的愿望。”
“目前,我市有5000多位志愿者加入了中華骨髓庫,已經(jīng)配對捐獻成功的有10位,陳光耀是我市第10位,禹州市首例!”許昌市紅十字會一名工作人員說。據(jù)了解,我國現(xiàn)在等待造血干細胞的患者有百余萬人,僅白血病患者每年就新增4萬人,其中少年兒童占50%以上。雖然非血緣關系配型成功的概率僅為四百分之一到萬分之一,但只要有足夠的志愿者,配型成功的機會就越大,患者生存的希望也就越大。
陳光耀說,他希望更多的人能夠了解捐獻造血干細胞的意義,盡己所能幫助需要幫助的人。作者:羅校遠 牛志勇【原標題:“最美農(nóng)民工”陳光耀:想?yún)⒓?ldquo;中國夢想秀”,募集善款救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