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的傳奇經歷— 趙杰將軍秘書齊繼泰憶往事(2)
2013/9/16 16:55:48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參謀長奪津立大功韓光、趙杰回單位后,分別抓緊時間向有關領導匯報。不久,遼東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肖華、東北民主聯軍政治委員羅榮桓先后來到大連“休息”或檢查工作……經與大連蘇軍協商,同意將劉亞樓交還中國。林彪對劉亞樓為人、才能都十分了解,同意劉亞樓擔任他的參謀長,并在這個職務前冠以“第一”參謀長稱號。
大連蘇軍警備司令部領導得知劉亞樓被任命為大軍區第一參謀長,根本沒想到提拔得這么快,一下子升任那么高的職務。有的說:“這在我們蘇聯,大軍參謀長得授大將軍銜!”他們驚嘆不已,對劉亞樓也是刮目相看。當劉亞樓將自己的簡歷遞給他們時,又驚奇地說:“薩沙(劉亞樓的蘇聯名字),怎么不早告訴我們呀!十多年前,你就是中國紅軍高級將領了。”
劉亞樓在第四野戰軍第一參謀長的崗位上,充分發揮了他的聰明才智和軍事才能,協助林彪、羅榮桓完成了中央對東北部隊各項戰略戰斗任務,特別是奪取遼沈戰役的偉大勝利。林彪也更加認定了劉亞樓是出色的參謀人才,也可做優秀的軍政將官。
第四野戰軍從東北進關后,積極準備中國解放史上三大戰役中另一個戰役——— 平津戰役。劉亞樓冒著寒風,踏著冰雪,深入前線,征求前線指揮員的意見,實地察看地形,斷然改變原部署,提出“不打塘沽,先奪天津”的戰略方案,并向林彪提出來。林彪問:“這有哪些好處?”劉亞樓一一道來,林彪先是靜坐,沉默不語。劉亞樓又講了根據實際情況改變部署的具體意見和辦法,林彪聽后發話了:“可以把想法提出來,將實情報告軍委。”有了林彪這個決心,劉亞樓以“林羅劉”的名義連夜起草緊急電報給中央軍委和毛澤東主席。毛澤東看了這個電報后,對周恩來說:“部隊試攻塘沽吃了虧,知之非難,行之唯難!”周恩來說,他們先打天津的決策,是進一步“將死”傅作義的妙棋。毛澤東迅速為軍委起草電報:“準備奪取天津完全正確。”
林羅劉接到中央軍委這份電報后,迅速投入各項準備工作。林彪再三考慮,對劉亞樓說:“天津情況復雜,不像打錦州,是不是你親自去天津前線指揮?”劉亞樓說:“你認為需要,我就去!”林彪說:“那就這樣定了。”劉亞樓到十四兵團任司令員,親自指揮打天津。在召開攻打部隊指揮員會議上,拿出戰略方針:東西對進,攔腰斬斷,先南后北,先分割后圍遷,先吃肉后啃骨頭。結果,只用29個小時就拿下了天津。這比攻錦州提前2個小時,比自立軍令狀提前一個小時,比林彪要求(48個小時),軍委命令(三天)都大大提前了。毛澤東將天津經驗命名為“天津方式”。
趙杰在天津戰役中,被派到劉亞樓指揮所,觀戰學習。劉亞樓對他說:“老趙,你可是伯樂啊!”趙杰說:“哪里,哪里,伯樂在中央,在總部(指四野),我只是個馬夫,一臂之力,牽出了千里馬!”
歷史是一座豐碑,銘記著多少人的心血、智慧和生命。其實豐碑上鐫刻的很多細節,細心品位,是最有意義的。
劉亞樓(1910—1965),福建省武平縣人。1929年8月入黨,同年底參加紅軍。紅軍時期,劉亞樓歷任紅四軍十一師政委、紅一軍團第二師政委、第一師師長。抗日戰爭初期,任抗日軍政大學訓練部長、教育長。1938年赴蘇聯伏龍芝軍事學院學習。1945年8月,劉亞樓隨蘇聯紅軍回到中國東北。1946年5月,任東北民主聯軍參謀長,1948年1月,任東北軍區兼東北野戰軍第一參謀長,1949年3月28日任四野十四兵團司令員。新中國成立以后,任空軍司令員,國防部副部長兼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國防科委副主任。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5年5月7日,在上海病逝,年僅55歲。【原標題:將軍的傳奇經歷— 趙杰將軍秘書齊繼泰憶往事】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蘇紅網 2010-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