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評論:該讓"貧困勞模"樂善好施嗎?

2013/9/17 9:41:33 點擊數: 【字體:

 
    河南有一個大名鼎鼎的勞模、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吳如,他是河南平頂山煤業集團某采煤隊的副隊長。20多年來,吳如義務為礦上回收浮煤和各種物資,總價值七八百萬元,應得獎勵幾十萬元,但是吳如一分錢也沒拿。他把得到的各種獎金,全部用來資助工友和貧困學生。據大概統計,這些年來,吳如幫助別人的捐款就有1.5萬多元。同時還曾經3次 向黨組織交納過金額超過1000元的黨費。而一個強烈反差是,他是一個“貧困勞模”,至今還居住在20年前修建的平房里,他的一輛自行車騎了17年,家里也只有一個親戚贈送的舊彩電。今年勞動節的時候,當河南省總工會給他送去5000塊錢慰問金時,他仍然表示要捐獻出去。但是省總工會主席勸說道:“這是慰問金,你一定不能捐!第一你要買一臺新彩電,第二你要買一輛新自行車,剩下的錢給你愛人買幾件衣服。”結果呢?最終這位“貧困勞模”還是表示:“不行,這5000元不捐出去我心里不踏實。”

  助人為樂,當然是美德,但是眼睜睜看著“貧困勞模”在自己的生活依然沒有改善的情況下,不斷“慷慨解囊”,我們心里是啥滋味?是否該勸阻他繼續“樂善好施”?

  對此,輿論間已經議論紛紛,莫衷一是,針鋒相對。有人認為,勞模捐款固然是高風亮節,但這也反映了我們以往宣傳的錯位,我們習慣于把勞模樹立成一種高大全的形象,使勞模面臨很大壓力,這獎金不捐,好像就和自己的“形象”不符。但事實上,假如勞模的物質條件能夠得到改善,就能使普通人從他們身上獲得更多的教益,勸止勞模捐出慰問金具有示范意義。而昨天《人民日報》發表的評論持不同觀點,認為領導和群眾不贊成勞模捐款,體現的是一種對英雄流汗后的人文關懷,但這卻違反了吳如的意愿。吳如捐款的原因在于,他覺得還有很多比他更窮的人需要幫助。在他看來,自己是幸福的。他一再堅持把這5000元錢捐獻給社會,內心是真誠的。文章認為,吳如的行為體現了一個有責任感的社會公民的高尚品格。所以,吳如的“義舉”不應被“制止”。

  見仁見智,都有道理,但是目前我們輿論導向的重點究竟是什么?這是一個焦點問題。

  長期以來,我們的傳媒習慣把勞模塑造成“高大全”,動輒就把他們拔高成不食人間煙火的“神”。所以,無論是勞模自身,還是平民百姓,都覺得既然是勞模就應該渾身上下都充溢著“奉獻因子”,無時無刻不該“先人后己”。這種思維定勢持續了好久,直到現在。從記者采訪開始,就想“套”出勞模的“豪言壯語”,捕捉他們的“閃光點”,一旦有那么些許“寶貴材料”便如獲至寶,在報道里大大地渲染一番。其實從根本上說,有些記者和傳媒忽視了最基本的事實:勞模也是人!

  女科學家陳化蘭對禽流感的防治作出突出貢獻,獲得第二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就在頒獎典禮上,許多記者前來采訪。有記者盯住她問:十萬塊錢的獎金怎么花?有人提出要捐出去,或者要設基金,那你這十萬塊錢怎么花?――看,這不是在“套話”嗎?卻不料陳化蘭的回答使人大跌眼鏡,她很干脆地說:你不要想著讓我說出革命的豪言壯語,我買靴子!而后來央視前去采訪時,發現她辦公室里放著很多方便面,她一再聲明自己并不窮,吃方便面是因為喜歡。――這樣的表現,“貶損”了女科學家的形象沒有呢?非但沒有,反而令人感覺更有血有肉,更可信可近。其實,一個勞模,一個先進人物,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是對社會的貢獻;用自己的勞動所得改善生活,正大光明、天經地義。我們的輿論何必在強化前者的同時,無視后者,而竭力放大他們的“無私捐贈”,“樂善好施”?在央視講述吳如勞模事跡的一位節目主持人說得好:在我看來,既然是勞模,那就不光在工作上當模范,也更應該在享受自己辛勤勞動所帶來的勞動成果方面當模范,只有這樣,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來愛勞模,學勞模,當勞模。――這才是辯證法。

  當然,我們絕不是否認“貧困勞模”助人為樂的善良愿望,也為他們“先天下之憂而憂”的高尚情懷深深感動。但是,只要有點理智的人,就會像河南省總工會主席那樣,勸阻他無限制地把獎金捐出去,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輿論導向和政策導向的當務之急,絕不是鼓勵和倡導“窮人”弘揚傳統美德,多行善舉,恰恰相反,是要使富人良心發現,回報社會,慷慨解囊,投入慈善事業、公益事業。惟有把握導向的重點,才是明智的,才有現實的積極的意義。作者:怡然【原標題:評論:該讓"貧困勞模"樂善好施嗎?】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東方網 2006年06月13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