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秉志先生與水生所(2)

2013/9/18 15:17:28 點擊數: 【字體:

  秉志先生長期隨身帶著一張卡片,右側寫著“工作六律”:“身體強健、心境干凈、實驗謹慎、觀察深入、參考廣博、手術精練。”下首為“努力努力、勿懈勿懈。”左側寫著“日省六則”:“心術忠厚、度量寬宏、思想純正、眼光遠大、性情平和、品格清高。”下首為“切記切記、勿違勿違。” 秉志先生還提倡做科學研究必須具備“五心”:即決心、信心、恒心、耐心、細心;必須要有不怕困難、不怕麻煩、不怕失敗的“三不怕”精神。這些也正是他一生治學和為人的真實寫照。據項家秋先生回憶,秉志先生對科研工作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每周周六上午10點鐘,形態組要開會,秉志先生小結一周工作,做得好的表揚,不足的要提出批評,同時布置下周工作;周日上午常常在實驗室度過。生活上很簡樸,在上海時,中午常常叫工友嚴金龍買碗陽春面,吃后就在辦公室休息一下。

  1948年,中央研究院首屆81位院士經遴選產生,秉志先生、王家楫先生、伍獻文先生均名列其中。1955年,秉志先生又和他當年的學生王家楫先生、伍獻文先一起當選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院士),堪稱科壇佳話。

  王家楫先生、伍獻文先生對秉志先生非常敬重,終身執弟子禮。秉志先生在水生所工作期間,王家楫先生、伍獻文先生路遇秉志先生時,都畢恭畢敬,側立一旁,請秉志先生先走;他們從北京中國科學院院部開會回所,都要到秉志先生辦公室向他匯報。

  秉志先生舊學功底深厚,常賦詩抒懷,與友朋唱酬,惜生前未及整理出版。伍獻文先生1978年去北京出席全國科學大會,遇見翟啟慧女士,始知部分詩稿尚存,懷著對老師的崇敬之情,伍獻文先生將詩稿取回整理。一次伍獻文先生的學生、時任水生所所長的劉建康先生要到廈門開會,伍獻文先生想起當年的老友、廈門大學的何厲生先生精通古典詩詞,遂讓劉建康先生將詩稿帶到廈門,委托何厲生先生批點分類編次,之后又經水生所梁彥齡先生重新校訂抄正,并得陳宜瑜先生協助。1985年3月,就在伍獻文先生臨去世前的十天,他在病榻上將詩稿交給一位將赴北京的同志,叮囑他到北京一定要想法付梓。他說:“這是我生前要辦的一件大事,希望你一定辦好。” 《秉農山先生詩存》終于在1986年4月9日秉志先生誕辰一百周年之際,由中國動物學會、中國海洋湖沼學會出版了。

  《秉農山先生詩存》收錄184首,在此敬錄秉志先生作于1955年(農歷乙未年)詩三首。

  乙未正月移寓武昌,滬上諸友餞于文化俱樂部,賦此志謝。

  卅載觀摩意氣親,那堪一夕餞行程。

  此番不擬成長往,今后還應若比鄰。

  黃鶴樓高看海日,晴川閣下話淞濱。

  勸君莫嘆臨歧路,共作他年刮目人。

  乙未三月游龜山訪伯牙臺,其地辟為公園,伯牙祠修葺一新,匾榜“古琴臺”及“高山流水”等大字秀拔可觀,喜成二絕。

  古琴臺

  高士長懷避世心,漢濱遁跡少知音。

  只因偶與鐘期遇,留得琴臺直到今。

  伯牙祠

  絕調獨彈見苦心,鐘期一去斷徽音。

  誰知摔碎瑤琴后,流水高山說到今。【原標題:秉志先生與水生所】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科院水生所網 2009-09-30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網 河洛大鼓網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河南農家樂網 中國旅游網 吳氏網 秦氏網 中華舒氏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 文化遺產網 秦腔戲曲網 中國晉劇藝術網 揚州揚劇網 梨園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