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勞模趙啟良承諾:一定讓群眾過上城市人生活(2)
2013/9/27 16:07:56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給人家當司機,跑回來了30多萬資金。
2006年4月,全村150戶村民用上了干凈的沼氣。
河北趙村歷來是每年一季玉米一季麥的傳統種植模式,村民僅能維持溫飽。趙啟良四處取經,對比發現種煙是一項成本低、收益高的項目。但是河北趙村地勢低洼,旱了沒法澆,澇了沒法排,這是種煙的瓶頸,村民想種卻不敢種。
2005年,趙啟良跑到鄭州請來專家,并捐資5萬元,在規劃的300畝煙田里打了5眼機井,統一鋪設了水泥排水管,建成了兩個全自動控溫的現代化煙炕。
趙啟良的辛苦沒有白費。當年,全村僅煙葉一項就增收60多萬元,800多口人人均增收750元,幾乎相當于2003年全年的人均收入。
種煙改善了村民生活,但這遠不是趙啟良的目標。他把眼光放得更遠,要建設中原地區最大的活牛交易基地。
一頭牛犢本錢2000元左右,村民買不起也不敢買。“別害怕!我出本錢,賠了是我的,賺了是你們的!”為此,趙啟良又捐了10萬元。
村民趙進德說:“上哪兒找這樣的支書,自己掏錢叫俺致富。俺啥風險都不擔,牛養半年,膘一上來,一頭能賺1000多元。啟良動員俺養,俺為啥不養呢。”
2006年10月,趙啟良開始嘗試“零風險”合同養牛模式。他捐資20萬元,作為村里養牛本金和風險抵押基金。沒有本錢或本錢不足的村民,都可以從基金里借取;養牛賠了錢,損失部分也從基金里支取。同時,他還跟每個養牛戶簽訂合同,再次明確養牛掙了錢是村民的,賠了錢由他承擔。“零風險”養牛模式,大大激發了村民養牛的積極性,該村10多戶村民自發從漯河買回30多頭架子牛。養牛戶趙和周去年買了5頭架子牛,經過半年的育肥賺了4000多元。2009年2月,趙啟良又多方籌措200萬元資金建起占地30余畝的肉牛養殖基地。目前全村已有30多家養牛戶,牛存欄已近百頭。
基地建成后,牛可以賣錢,牛糞可以用來種木耳,木耳的腐殖質可以作農作物的肥料,一條理想中的循環發展模式時刻縈繞在他的腦海里。
當村黨支部書記的8年,趙啟良從一腔熱血、敢想敢為到科學規劃、理論指導,開始用科學發展觀重新審視致富路上的種種問題。“開始我盲目地甩錢,有些急于求成。如今我吸取了教訓,積累了經驗。脫貧致富不能光靠我輸血,我得讓大家會‘造血’,讓每戶村民都肯自發地‘造血’,利用村里的有效資源,實現可持續發展。”“幼兒園、文化娛樂中心、敬老院……”趙啟良沒事的時候喜歡拿出自己近來設計的一份河北家園社區建設規劃圖看看。在中心村建設過程中,趙啟良更是夜以繼日,忘我工作。從選址、征地、戶型設計到招標施工。他幾乎全程參與。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河北家園社區一期120聯體別墅工程已竣工,二期正在施工中。
八年來,趙啟良同志先后為村里公共事業建設投入資金達56萬余元,所辦實事受到群眾稱贊,上級肯定。2006年被河南省省委組織部命名為“五個好先進黨支部”;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年均被平頂山市委組織部命名為“三級聯創五個好先進黨支部”;被平頂山市命名為“市級文明村”;被葉縣縣委、縣政府命名為“平安建設先進村”、“全縣經濟發展30強”村等,趙啟良同志也被評為“省、市、縣、鄉優秀黨員”、“河南省勞動模范”、“新農村建設致富能手”、“十大杰出務工青年”等。去年五一前夕又榮獲全國勞動模范榮譽稱號。【原標題: 全國勞模趙啟良承諾:一定讓群眾過上城市人生活】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江山文學網 2012-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