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期間采訪代表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因為會議、討論、交流將代表們的日程排得滿滿的,很難拿出時間來自由安排。
但就是這樣,買世蕊還是見縫插針地跑了10多家超市、很多處建筑工地。
“算是調研吧,我比較關注超市里安排了多少下崗人員就業,工資情況怎么樣,在工地上我主要是了解農民工的工資、待遇、生活情況,現在經濟大環境不景氣,弱勢群體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支持,”買世蕊對《華夏酒報》記者說,“兩會這幾天的確事情比較多,可我還是盡量多走走,多看看,多聽聽,誰讓我是個愛管‘閑事’的人大代表呢。”
民生問題:大處著眼,小處著手
“這次兩會上關于民生問題的討論很多,這其中我特別關注4050下崗人員的情況,再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買世蕊說,對于4050年齡段的下崗工人,其再就業的難度較大,特別是很多女性下崗人員,受限于文化水平不高,勞動技能單一,在再就業市場上往往四處碰壁。“政府在制定解決4050下崗人員問題的措施政策時,應該重點考慮女性人員,多設女性崗位。”
“女性再就業的問題對于社會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你想想,一個40多歲的婦女下崗在家,失去經濟來源,將對這個家庭的和諧美滿帶來多大的影響?會給家庭生活帶來多沉重的經濟負擔?”說到這些,買世蕊的語氣急促起來,“4050這個年齡段上的女性下崗人員如果不能合理安置,甚至會影響到孩子心理等各方面的健康成長。”
“我們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一直比較關心4050女性失業人員,盡量給她們提供工作崗位或者幫她們牽線搭橋,讓她們找到自食其力的機會,”買世蕊說,她所在的河南省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近年來已經幫助上百名失業婦女實現了再就業。
“大學生就業也是當前社會的焦點問題,”買世蕊說,幾年前,大學生就業時還眼界頗高,很多人對于1000元左右月薪的崗位看不上眼,但隨著就業形勢的緊張,現在甚至出現了“0工資”的提法。有活干,提高勞動技能,積累工作經驗,對于大學畢業生來說已是首要問題,對待遇的要求則退居其次。
買世蕊認為,大學生求職應該立足現實,著眼于社會需要,我們的國情和客觀環境決定了就業形勢緊張,大學生要擺正心態;同時,政府和學校也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培訓和引導。買世蕊說:“在提供崗位,幫助大學生就業這方面,我們公司也做了一些工作,并且將之與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團隊的綜合素質,提升企業的整體實力。”
至于為什么要幫助4050失業婦女上崗,引導大學生就業,買世蕊有自己的理由:“我是從老百姓中走出來的人大代表,在商場站了20多年柜臺,我關注問題的著眼點更多放在基層方面,在我看來,民生無小事,只要每個人從點點滴滴做起,從力所能及做起,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會越來越好。”
《華夏酒報》記者從別的途徑也了解到一些買世蕊的事跡,說她是個愛管“閑事”的人大代表不無道理。
2004年5月底,河南省第一個以個人名義資助的“春蕾女童班”在衛輝市后河鎮學校成立,買世蕊將一直資助特困山村走出來的40名女童到小學畢業。買世蕊不僅為她們交上了學費,還特意給每人做了一身得體的校服,又送來了文章來源華夏酒報各種學習用品。“我在貧困山區里看到,由于家庭經濟拮據,有的女孩10歲了還沒上學。而且受重男輕女封建思想的影響,這些家庭的父母普遍認為女孩子是‘賠錢貨’,根本就沒有打算出錢讓女孩上學,大量女童的上學夢成為泡影,特困山區失學女童人數不斷增加。我應該幫幫她們,雖然我的力量很有限,但只要伸出手,總會有人從中受益。”
民生問題是大問題,但其解決途徑也離不開從細微的地方著手。“點點滴滴地去做,去改變,我們的民生狀況就會越來越好。”買世蕊說,公司為一個下崗女工提供就業機會,有可能改變一個家庭的生活狀況,資助一個失學女童重返校園,則可能改變女童一生的命運。
讓造假者“灰飛煙滅”
“非常高興,《食品安全法》審議通過,不僅生產企業為此倍感歡欣,我們經銷商也很激動,心情應該說是很痛快吧。”買世蕊談到她所從事的酒類流通銷售領域時對《華夏酒報》記者說。
在她看來,河南酒類市場容量很大,同時也非常開放,匯聚在這里的品牌眾多,全國各省的名優酒幾乎都能見到,正是由于這種特殊性,導致河南酒水流通領域長期以來深受假冒偽劣問題的困擾。
“情況很嚴重,在有些地方,假酒簡直就是肆無忌憚,雖然人人喊打,但這些老鼠就是敢白日過街。”買世蕊說。
假酒多起來,形成了市場氣候,堅持誠信經營的企業反而飽受質疑的眼光。“就拿我們新鄉市糖業煙酒有限責任公司來說吧,公司常年以來始終堅持誠信經營,賣真貨,標實價是公司的基本理念。但卻被一些人評價為‘糖酒公司還是老國有企業的做派,人家店面好,所以酒賣得也貴’,‘買糖酒公司的酒,格外多花冤枉錢,不值’。”
說起這些事,買世蕊仍然很氣憤:“誠信經營的人反而吃了誠信的虧,如果任由此風放肆下去,最終受害的人是誰?是消費者,還有我們整個酒類行業。假酒當道,真品蒙塵,長此以往,我們的行業形象會變成什么樣子?還有多少人敢喝酒呢?”
作為來自商業戰線的人大代表,《食品安全法》的實行讓買世蕊非常高興。她強調,整頓市場秩序,現在我們有法可依了,但這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在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上下功夫。
“在縣級市場,假酒現象還是非常普遍的。”買世蕊說,更讓人揪心的是,有些地方的相關領導甚至對這種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眼光盯著地方保護,把經銷假酒的不法商家當作增加財政稅收,擴大社會就業的對象加以保護,消費者把情況反映上來,管理者卻說,讓他們賣點假酒有途徑掙點錢不總比去偷去搶好嗎?”
這是個孰輕孰重的問題,正是由于某些管理者的本末倒置,才滋長了造假者、售假者的氣焰。買世蕊說,《食品安全法》實行以后,必須加大監督管理力度,從基層做起,從縣級市場嚴查,逐家逐戶地檢查門面店,“有假必罰,決不能心慈手軟。當然,罰并不是最終目的,決不能以罰代管,我們的目標應該是從市場上徹底杜絕假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