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志,字仲云,開封名士也。曾以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堂仕學館,后入法國北境工業專門學校及英國倫敦政治經濟大學學習,留學期間加入中國同盟會。1912年回國后任大總統府秘書。1913年任駐荷蘭使署秘書。后曾任駐比利時代辦使事。1921年至1928年間任外交部僉事科科長,并曾任大總統府、執政府及大元帥府副禮官。后任國民政府外交部總務廳科長、總務司交際科科長等職。靳志先生精詩文、工辭章、擅章草,曾獲法國文學藝術佩綬獎章。
志存高遠學有成
1877年,靳志出生于開封。祖上初為造酒工人,后改工為商,在開封新街口開西合盛酒館,其父曾任孟津縣教諭。靳志自幼讀孔孟程朱書,以治國平天下,老安少懷為己任。后,家漸中落,房產蕩盡。所幸趕上了中國科舉考試的“末班車”。在1897年考得拔貢及第五名舉人參加會試后,靳志住在旅店等待發榜消息。發榜頗特別,不是一次將所有中式者姓名公布,卻分成兩個階段,兩輪張榜。第一輪是從最后一名逐個貼出,至第六名為止,即由后向前;第二輪,卻由第一名逐個貼出至第五名止,即由前向后。他每看到公布一名,心里便緊張一次,接著是失望,第一輪無望了。第二輪輪到第四名仍不是自己,心灰意冷,認為功名肯定泡湯了,但出其不意,最后一名亦即第五名,卻落在他的頭上,不禁大喜過望。“戊戌春官聯捷。癸卯補廷試,分工部”。1904年考取商部引見記名章京。民國初年,靳志被北洋政府派往法國留學。后因通電反對袁世凱稱帝,學費被中斷,險遭暗殺。后經陳世昌、袁乃寬從中斡旋,才幸免于難。
學富五車人品高
靳志為人謙和、平易近人,詩書雙絕,享譽文壇、書壇。著有《居易齋詩存》14卷,《居易齋文存》1卷,《居易齋詩余》1卷。游學海外時寫下《太平洋》、《瀛蠕》兩集,另有《過江集》、《入洛集》、《夢華集》等存世。
靳志一生恪守“詩言志”、“文以載道”的古訓,致力于寫作和書法研究。1950年,他重回開封,定居故土,在三元街租了一所老屋,家徒四壁,室內盡圖書及法帖。據桑凡先生在《河南文史資料》(第34輯)《回憶靳志先生》一文中記載:有人贈他一副著名考古家、書法家羅振玉的對聯,被靳志婉言謝絕,他說自己不玩古董。他認為,“贈羅振玉篆書聯,卻雖不恭,受實滋愧……茲將原件奉趙,希檢收,勿罪唐突,是幸。”但是凡向他索詩文、索字者,有求必應。他對書寫內容方面十分講究,只要內容好,合體例,即欣然命筆。反之,即遭拒絕。如求書前人詩文,必須見到書中原文才肯寫,他曾說:“字寫得再好,如果內容泛泛,或是糟粕,讓人讀了無益。”
桑梓名賢澤中原
上世紀20年代末,擬建的天主教河南總修院在購買地皮時遇到了困難,靳志幫忙解決了問題。從此,開封多了一座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
開封淪陷前,靳志一度住在開封,開封除小辛莊留有其祖塋外,別無片瓦。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靳志主持了重修南陽諸葛武侯祠的工作并存碑以記其經過。在武侯祠中,他還書寫了《李宗陽塔銘》上石。1944年,靳志在國民黨政府外交部任專員和專門委員。豫湘桂戰役失敗后,湯恩伯把戰敗的罪責歸于河南老百姓,誣蔑河南民眾是漢奸,貼出標語,準備實行屠殺。靳志執筆給蔣介石寫了一封信,代表旅渝河南籍人士慷慨陳詞:“河南之敗,在于軍民不和,中外皆知,不能隱諱。論者甚至謂豫民不顧大局,仇視國民,而欲諉過于民眾,此真謬誤之極、到死不悟者矣。”要求國民政府:嚴懲第一戰區副司令湯恩伯。對“不恤民間疾苦,禍國殃民”的河南地方政府官員應分別嚴懲,并選派有資歷有才能的人員收拾殘局。徹底整頓河南近年黨務負責人。對河南境內災民、公教職員、青年學生以及逃荒至外省的災民,政府應及時救濟,選派得力人員,分區設站、賑濟災民。
晉唐風范冠書壇
《開封文藝家辭典》在“靳志”條目中述其:“書法宗晉人兼善章草。作書于不經意處頗具深厚功力。風格典雅古秀。”章草名家羅復戡、畫家余紹宋與靳志常有詩文來往。于右任對靳志的詩文、書法的識見很是服膺。于右任編寫《標準草書》完稿時,即向靳志征題。靳志即賦詩表示贊譽。于右任得到靳志的贊許,頗為興奮,他在致靳志的信中稱:“標準草書四律,讀之再四,真覺得此時代無第二人能為之者也。”
在書法理論方面,靳志見解獨特,能言前人所未言。他以為包世臣、康有為等宣揚北碑之功雖不可沒,但從“尊碑抑帖”發展到“尊魏抑唐”,卻是以訛傳訛,成了偏論。即以北碑中寫刻俱佳的《張猛龍碑》、《張黑女碑》兩者而論,也是經過刻手的再加工,不但刀鑿之跡難免,而且有的地方甚至還喪失了筆法原意。靳志認為,應當研究顏、柳、歐、褚等人是怎樣從北碑的基礎上發展變化出來的,而且只有抓住此點才能再從顏、柳、歐、褚的基礎上向前推進一步。
靳志對弟子循循善誘,經常結合自己的經驗講授書法。他認為,書法的學習應當包括三個步驟,依次而進、周而復始、不應偏重。這就是讀碑讀帖、臨摹和自由書寫。為了提高自己的水平,書家必須汲取前人的“精、氣、神”,然后再臨摹,這樣臨摹才不會變成依樣畫葫蘆但求形似。最后,隨著自己的意興,擺脫了前人的框框,才進入到自由書寫的境界,把自己的風格表現出來。
新中國成立后,他曾任河南文史館館員、省政協委員。毛澤東同志赴蘇聯時,斯大林曾問起過靳志,一句“我的中國朋友靳志先生”引起毛澤東同志回國后打聽靳志。北京人民大會堂河南館中懸有一幅河南省委送去的毛主席詩詞繡幅上面的字是他寫的。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大慶時,他特選了《玉京秋》詞牌填詞并書寫作為獻禮,受到國務院的表彰。1969年2月12日,靳志逝于開封寓所,享年92歲!驹瓨祟}:記開封名士靳志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