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浩灃,原名王順利,河南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原圣賢文化研究會副秘書長,河南大學鄭州校友書畫院副秘書長,青年畫家。王浩灃長期研究傳統文化,寫意人物畫追溯唐宋,墨色取法元明。重線質,求墨變,略施淡彩。注重人物內心精神提煉,復達于面部神情。王浩灃的山水作品,文化氣息、筆墨技巧、意境感悟等,與其人物畫有著同等層次界度的品質,山水和人物共同表現了書卷氣息的繪畫品質。
“河南歷代圣賢造像圖卷”長106米、寬0.8米,由王浩灃歷經6年創作完成,選擇表現了自上古至清代五千年間123個河南各個歷史階段的圣賢先哲代表人物。以該畫為題材的圖書《見賢思齊河南歷代圣賢造像圖卷》也在當日由河南美術出版社出版發行。該圖卷以燧皇氏、伏羲氏、黃帝、倉頡等河南123位圣賢先哲代表人物為題材。在創作過程中,王浩灃走遍河南18個地市,翻閱了與中原文化圣賢有關的各類圖書、典籍,數易其稿,最終完成了這幅百米長卷。
作品所選擇的123個代表性的歷史圣賢哲人物,既是河南的,更是中華民族的。造像從“形上為道”、“以畫呈文”,圖文并茂的表現,通過歷史階段性的圣賢先哲精神的歷史鏈條關系貫通,樹立了中華民族歷史人物畫的又一碑闕;從穿越歷史與時代精神的連貫性主脈上以藝術形式表現,使人感受到民族文化根脈、民族精神、社會倫理、人格精神的五千年傳承所表現的強大生命力,從而揭示對由華夏文化哲學思想及其方法論所導致的民族價值觀的肯定,對于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現實意義。
河南省文聯主席、美協主席馬國強先生為其揮筆題寫“河南歷代圣賢造像圖卷”畫名。河南省社科院研究員葛景春說:“王潔灃用他手中的生花妙筆,為我們展現出一幅史無前例的中原歷代圣賢人物圖像的長卷,給人以巨大的震撼和沖擊。欣賞這幅人物長卷,我們仿佛是在與這些偉大的先賢們一個個地對話和交流。”著名畫家幕空先生評王浩灃作品《河南歷代圣賢造像圖卷》:“中原炸雷天地開!”著名國畫家史正學先生題評王浩灃作品:“寫千古風流,樹百世楷模!”
本次活動由中國將軍詩書畫院、河南省先進文化研究會聯合主辦,中國軍誼詩書畫院、河南華文善果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北京開泰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聯合承辦,河南大學鄭州校友會、河南大學鄭州校友書畫院、河南得一品牌策略機構全程協辦。
中國軍誼詩書畫院是一個從事古今“將軍書畫”藝術研究、不以盈利為目的的社會文化機構,自2009年5月9日正式成立以來,在共和國將軍們的傾力支持與幫助下,事業得到了迅速發展,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大幅提升,在業界產生了重要影響。秘書長周小獻表示,他們的宗旨是以弘揚民族文化為主旋律,構建和諧社會,立足書畫藝術的研究和提高,圍繞“弘揚、繼承、創新、發展”的構思,開展“將軍書畫”的研究和交流活動,為共和國的將軍搭建一個展示翰墨風采、抒發愛國情懷、以詩書畫會友、切磋技藝、體現人生價值的大舞臺。該院以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古今中國將軍的詩書畫藝術為己任,以滿腔的熱情投入到詩書畫的創作和研究,以愉悅身心、陶冶情操的高尚品格參與各項書畫交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受到了共和國將軍和社會大眾的關心、支持和好評。中國軍誼詩書畫院先后承辦了以紀念吉鴻昌、楊靖宇、花木蘭等民族英雄為主題的大型書畫展活動,均以為軍地搭建合作橋梁為主旨,以為將軍和書畫家提供交流、切磋藝術的平臺為目的,積極倡導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弘揚祖國傳統文化,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目前中國軍誼詩書畫院主推中青年書畫家,為當代有潛力、有實力的年輕藝術家提供交流學習和展示的廣闊平臺。【原標題:百名圣賢 千古風流——王浩灃畫展在中華世紀壇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