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雙匯萬隆:堅韌不拔的“屠夫長”

2013/12/21 15:27:41 點擊數: 【字體:


     “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不同的聲音。我做肉制品的時候,就有人反對,我說先做做看吧,現在雙匯的火腿腸在國內市場上占到一半左右的份額。我上屠宰項目的時候(冷鮮肉),還是有人反對,設備太貴啊!說我殺的是金豬,不可能賺到錢,但我還是上了這個項目,現在一個屠宰車間每年能給我掙近一個億的人民幣,那只是一個殺豬車間啊!所以我說,做企業,需要堅韌不拔。一定要堅韌不拔!”

    這就是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回顧自己創業過程,所得出的結論。

    一“夫”當關

    在面對媒體和眾人的目光時,萬隆經常說,“我不過是個殺豬的,沒啥好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屠夫”,領導著4.5萬名員工,企業總資產達70多億元。河南媒體將“屠夫長”這一稱號授予了他。

    雙匯集團的前身是漯河肉聯廠。上世紀80年代初期,漯河肉聯廠的資產是468萬元,累計負債卻高達534萬元。1984年,河南省10家肉聯廠實行試點改革,在這10家肉聯廠中,漯河肉聯廠排名倒數第一。就在當年7月,漯河肉聯廠以前所未有的民主選舉方式推選新廠長,萬隆全票當選。

    新官上任三把火,擺在萬隆面前的首要問題,就是如何將企業從死亡的邊緣線上拉回來。他首先從內部管理開始,制定了一套嚴格的生產規章制度,從企業內部招聘了一批懂管理的工人進入生產管理崗位。獎罰分明,激勵職工多勞多得。

    在計劃經濟的年代,生豬實行統購統銷的政策,所有的生豬都是同樣的價格。老百姓養的生豬大多都采取就地販賣,致使許多企業都不能得到充足的貨源。經過調查分析,萬隆做出了一個非常驚人的舉動——在完成國家生產計劃的前提下,在國家收購生豬規定的價格基礎上將豬肉的價格每斤上調兩分錢。

    這兩分錢的上調,使得許多農戶將自家養的豬送進了雙匯的工廠。至此,萬隆打開了企業的盈利之路,一舉摘掉了連年虧損的帽子。在一片學習和贊揚聲中,萬隆并沒有止步不前。憑借其敏銳的洞察力,他認為,企業要想取得長足的進步,只靠國內市場是遠遠不夠的。于是,萬隆另辟蹊徑,抓住機遇,將肉類出口到蘇聯和一些東歐國家。憑借這樣的大膽出擊,萬隆帶領雙匯走出了困境,不僅還清了債務,而且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肉類出口基地。

    但是國際市場風云突變,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解體、東歐巨變,雙匯失去了國外市場。這無疑又一次將雙匯逼到了絕路上。企業該怎么辦?萬隆又一次顯示出了他過人的膽識。他拿出企業僅有的1000萬元家當,從日本、法國、瑞士引進了10條火腿腸生產線。經過全廠人的共同努力,到1993年底,當年實現銷售收入7.5億元,利稅7000多萬元。

    “殺豬,把豬殺好”

    萬隆沒有什么愛好,吸煙、喝酒、打牌、跳舞等統統不沾,一日三餐均在公司。當有人問他,您最喜歡做什么事,他說:“殺豬,把豬殺好!”

    但是將豬殺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中國幾千年沿襲下來的是食用“熱鮮肉”的傳統。即凌晨宰殺、清早上市,不經過任何降溫處理。在從加工到零售的過程中,熱鮮肉不但要受到空氣、蒼蠅、運輸車和包裝等多方面污染,而且這個過程肉溫較高,細菌最容易大量繁殖。針對這種情況,萬隆又大膽提出“冷鮮肉”這一概念。與“熱鮮肉”相比,“冷鮮肉”始終處于冷卻環境下,微生物的生長被抑制,確保了肉的安全衛生。

    由于“冷鮮肉”的制作需要引進先進的設備,成本很高,加之“冷鮮肉”要改變中國人傳統的飲食習慣,一時間反對的呼聲很高。但由于萬隆的堅持,現在雙匯以“冷鮮肉”為主題的放心肉連鎖店遍布北京、河南、四川、山東等地。

    今年5月份,中國食品博覽會在河南漯河召開。這個以“應危機、保安全、共合作、促發展”為主題的博覽會以雙匯所在地做為開會地點,也顯示了雙匯的自信。

    在食品安全方面,雙匯集團先后引進了200多臺實驗設備,用于檢測藥物殘留、重金屬、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含量。而在雙匯的生產車間內,雖是流水線作業,但從整豬到精肉分割,一切步驟都是井然有序。

    “讓雙匯真正走向國際化”

    面對雙匯以后的發展道路,萬隆提出了“讓雙匯真正走向國際化”的口號。何謂“國際化”?

    “縱觀世界肉類工業的發展史,產業大整合是必然趨勢。目前占據全球前4位的美國泰森公司、斯密斯菲爾等幾家企業屠宰生豬占美國市場總量的50%,丹麥的皇冠公司生豬屠宰量占丹麥市場的80%,他們比我們提前10年進行本國產業的整合,提前進行國際化經營。因此,未來的中國必將造就出像美國斯密斯菲爾、荷美爾這樣的大公司,歷史也賦予了我們機遇。”萬隆這樣說到。

    目前,雙匯雖然是國內肉類企業中的龍頭老大,但是企業的屠宰生豬量只占全國總量的5%左右,離國際化的標準還有很大的距離。萬隆認為,雙匯要國際化,就必需在產業整合,突出主業,延伸產業鏈,擴大規模和實力上下功夫。

    截至目前,雙匯已通過合資、兼并等形式在四川、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湖北、湖南、浙江、上海、廣東、江蘇等省市建設了18個屠宰和肉類加工基地,年屠宰生豬1000萬頭,生鮮肉及肉制品180萬噸。萬隆清楚地認識到,生豬的成本價格對企業利潤影響很大。因此逆產業鏈收購,向上游擴張,掌握全產業鏈并最終掌握市場話語權,是萬隆的目標,也是雙匯“國際化”的最重要的一步。

    這位六十多歲的“屠夫長”現在依然穩坐雙匯的第一把交易,依然堅韌不拔地繼續他的屠宰事業。盡管已功成名就,但他仍不肯承認自己的成功,他說:“什么時候雙匯從我手里交出去了,還能保持現在的發展勢頭,那我就算成功了。”【原標題:雙匯萬隆:堅韌不拔的“屠夫長”】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食品商務網 2009-08-08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