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雙匯發展臨時停牌一小時,此前截至12月3日,雙匯發展在連續3個交易日內累計漲幅偏離值達到20%,不過昨天1小時后復牌仍封漲停。在停牌長達8個月后,雙匯發展終于推出了一份規模龐大的資產重組方案,決定置入包括339.4億元肉類加工資產,實現肉類加工業務整體上市,回購九家外部股東股權,以及管理層控股。
復牌的雙匯發展連續開盤即封漲停,似乎在昭示重組大捷。不過,拋出方案后的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那一口氣還不敢松,路演中一場資本間的較量不可避免,其還要理順機制,給自己培養接班人。
價格博弈機構認定有下調空間
從上周五開始,年屆70的雙匯集團董事長萬隆,親自帶隊從深圳到廣州、上海、北京等地逐一拜會主要機構投資者,以爭取340億左右的資產注入方案能夠在接下來的股東大會上通過。萬隆此前在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方案可行,注入資產折打6 .8折,對價合適,對于獲得基金們的認同頗具信心。近日隨著定價游說的推進,記者也采訪了部分機構,機構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仍是對價問題。一券商分析師稱,18倍的PE,定價還是有些高,大股東沒有讓出來什么利益給流通股股東,在其看來,之前雙匯集團已經從上市公司獲利匪淺,資產重組不應“一毛不拔”。
亦有基金表示,犧牲了8個月的流動性,對于回報不甚滿意。不過也有分析師稱,雖然略有偏高,但也還算能接受,而且目前只是預案,雙匯方面應該也預留了調整空間。有多位分析師預計,價格有向下調整的空間,并有預測最終定價可能在15倍市盈率左右。
雙匯發展停牌之前,基金、保險、社保等117個機構投資者共計持有雙匯發展67.33%的流通股。資產注入議案能否通過的決定權在基金等機構投資者手中。
在方案拋出的次日,萬隆并沒有就注入價格問題松口。昨日,就是否考慮調整注入價格,雙匯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尚在路演途中,不能做評論。
要約收購給管理層留保險?
分析師表示,重組方案中表決權與持股量不再是一一對應關系了,相當于股民將部分表決權讓渡給管理層,實際上是控制權回流。而方案中要約收購的做法實際是管理層給自己保留的保險,在與股民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享有更多的決定權,畢竟企業經營還是控制在管理層手里。不過,對于管理層收回控制權,機構們都樂見其成。
萬隆表示,公司由小做大,經過幾次重組,現在把它做成一個大型的上市公司。“雙匯在整個肉類加工業中,是農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下一步我們要完善機制,打造一個經營團隊,在適當的時候,我就可以退出了,還要把這個班給交了。”
萬隆回顧雙匯發展歷程表示,在上世紀80年代中期,公司由1000萬的銷售額做到一個億,上世紀90年代由一個億做到60個億。進入新世紀的這十年,公司從60個億到500個億,在十二五中公司要從500億做到1000億。“所以不敢放松,有省里領導跟我開玩笑說,做不到2000億你可不能退休。我說爭取做到。”
此次重組方案中,也順勢推出了股權激勵解決辦法,萬隆說,“涉及的這6%股權,不牽扯到境內股東,是境外的股東。希望管理層做好企業,我覺得這也是必要的。”萬隆表示,希望通過重組解決長期未解決的問題,如關聯交易,同業競爭,管理層持股問題等,之后上市公司就可輕裝上陣了。
數據
雙匯發展停牌之前,基金、保險、社保等117個機構投資者共計持有雙匯發展67.33%的流通股。嘉實穩健、興業趨勢、上投中國優勢等機構投資者,占據了雙匯發展前10大流通股股東中的8席。都記者 王海艷 實習生 錢浩【原標題:雙匯重組萬隆帶隊南北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