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隆: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漯河雙匯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昨天,在全國兩會河南團的全體會議上,萬隆長達12分鐘的發言里,用了大半時間來談論去年的瘦肉精事件。他表示,“今年我們的銷售收入會重新邁上600億的臺階”。記者 辛曉青 裴蕾 李萌 廖謙 文/圖
12000億支持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要分一杯羹
在發言一開始,萬隆首先匯報了雙匯去年的情況,“我們是從事農產品加工的,主要是加工銷售肉類和肉類的深加工,去年銷售收入503億元”。
“國家要拿出12000億支持農業,這確實很需要,因為農業太弱,但與農業息息相關的農產品加工業也并不發達。”萬隆說,“散、亂、差、小,是食品安全問題頻出的主因。”因此萬隆認為,在農產品加工行業,需要國家的關注和資金的支持。
生豬加工由工業化向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轉變
在雙匯的實踐中,萬隆說,他們上世紀90年代第一家引進先進的冷鮮肉生產線和同步檢驗線,投資60億引進國際閑心的肉類加工設備,改傳統的毛豬收購為DP500影像技術收購,實現了計算機管理,“這樣的技術設備下,我們避免了社會上至今還流行的灌水豬和灌沙豬,現在我們正在由肉類的工業化向現代化、信息化、自動化轉變,徹底改變傳統的小作坊生產。今年我們的肉類總產量達到340萬噸”。
希望農產品深加工業獲得國家稅收的支持
萬隆說,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需要改革,需要發展,需要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改造傳統的產業,也需要政府的支持,需要財政、稅收的支持。肉、蛋、奶、糧、油、棉關系民生,應該給予支持。
在發言中,萬隆具體談到了生豬收購環節的稅收問題,他向國家稅務總局的肖局長反映說:“現在我們生豬收購環節的稅收還是雙軌制,已經沿襲幾十年了,希望能并軌。”
萬隆表示,希望能對農產品的深加工業在稅收上給予支持,這將有利于促進我國的農業向現代化、工業化轉變。【原標題:雙匯集團董事長:散亂差小致食品安全問題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