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頒獎儀式
2014/7/14 9:19:2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月12日上午,記者在省農科院科技成果開發處參加了一場特殊的頒獎儀式,說它特殊,是因為頒獎方是農業專家,而受獎方卻是來自基層的村支書和農村科技示范戶。
在頒獎儀式上,省農科院科技開發處處長喬鵬程分別為商水縣練集鄉朱集村村支書朱偉、科技示范戶蔡海正,封丘縣應舉鎮毛寨村村支書宋萬銀、科技示范戶宋萬學頒了獎。全省的農民那么多,專家咋就只選他們幾個進行表彰呢?
原來,2000年,商水縣練集鄉朱集村村支書朱偉在電視上看到種植美人指葡萄的科普片后就到省農科院園藝所咨詢,果樹專家王鵬熱情地接待了他,并帶他到當時鄭州市的兩個靠發展葡萄高效種植而成為明星村的宋寨村和沙門村參觀。朱偉參觀以后大受啟發,回去后自己貸款100多萬元,組織農民以土地反租承包的形式入股。2006年,葡萄進入盛果期,平均每畝凈收益1萬多元,最低的也有9000多元,500多畝美人指葡萄為全村帶來了好幾百萬元的純利潤。該村的科技示范戶蔡海正一人種了22畝,2006年每畝凈賺1.5萬元,一年光種葡萄就賺了幾十萬元。封丘縣應舉鎮毛寨村支書宋萬銀2005年在別人不敢承擔國家林業綜合開發項目的情況下,帶領全村村民主動承擔速生優質桃項目,第二年每畝平均收益近3000元,全村500畝桃園為村民增收150萬元。該村的科技示范戶宋萬學種了9畝桃樹,畝收益達3500元。
“農業科學技術和作物新品種只有找到合適的農民朋友才能發揮它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比如我們的鄭麥9023和鄭單958一樣,如果當初沒有農民朋友的熱心種植和地方基層政府的大力推薦,說不定現在它還‘躺’在我們的實驗室里。作為農業科研部門,我們離不開農民朋友的大力支持。這次頒獎儀式雖然簡單,但它的意義非同小可,我們農科院以后要多舉辦這樣的活動,以激發全省農民學科學、用科學的熱情。”喬鵬程在頒獎儀式上不無感慨。
“這次獲獎讓我充分體會到了專家對我們農民的尊重,我也嘗到了科學種植的甜頭。我一定珍惜這個榮譽,帶領全村村民走科技興村、富村和強村之路。”全國勞動模范、朱集村村支書朱偉在儀式結束后感動地說。
“我們不是不想種植新品種,也不是不知道高新農業技術能給我們帶來高收益,關鍵是這些新品種和新技術有時好像離我們太遠。我們迫切希望農業專家能幫我們選擇真正實用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手把手地教我們,幫我們捅破那層在專家們看來簡單的‘窗戶紙’,讓我們更放心地去嘗試農業新科技。”科技示范戶蔡海正的話雖不多,卻代表了廣大農民朋友急盼科技的心聲。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河南日報(200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