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嫩:沒有終點的跑道
2014/7/15 9:50:2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年輕時,她是田徑場上的冠軍級健將;退役后,她是讓馬俊仁都忌憚的知名教練;退休了,她又是活躍在校園田徑場內的農村支教教師。對于全運會冠軍張秀嫩來說,自從踏上田徑場的那一刻起,她的跑道就仿佛永遠沒有終點,田徑已經成為她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這位老冠軍如今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有小隊員能接過她的衣缽,為河南在全國乃至世界賽場上摘金奪銀。
不鳴則已 一鳴驚人
1956年出生于河南偃師市緱氏鎮的張秀嫩,1970年加入河南省田徑隊。最初幾年的張秀嫩毫無作為——備受貧血困擾的她對于比賽有心無力。就在省田徑隊的領導都慢慢失望打算勸其退役時,誰曾想一塊小小的豬肝卻改變了這位河南姑娘的命運,依靠每天吃一塊豬肝,張秀嫩最終戰勝貧血。隨著身體的好轉,她的訓練成績也在不斷提高,并于1978年春首次登上了全國冠軍的領獎臺。
這次奪冠堅定了張秀嫩堅持下去的決心,隨后她幾乎成了全國冠軍的代名詞,而1979年的第四屆全運會,她更是迎來了自己在全國賽場上一鳴驚人的時刻。那屆全運會,張秀嫩奪取女子1500米和3000米兩項冠軍,而河南代表團在四運會上一共獲得4枚金牌。1981年,張秀嫩在亞錦賽上帶傷實現“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夢想,為中國奪取了徑賽項目的唯一一塊金牌。作為亞錦賽1500米冠軍,張秀嫩代表亞洲參加了田徑世界杯,可惜一身傷病的她在世界大賽的舞臺上只收獲了一個第六名。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傷病讓張秀嫩在第五屆全運會上沒能實現衛冕的心愿,1983年她選擇了退役,成為河南省田徑隊的教練,她所帶的弟子是有著河南女子中長跑“四朵金花”之稱的王春梅、王冬梅、王青芬和董麗。那一時期,河南省田徑隊可以說是馬俊仁帶領的“馬家軍”在全國賽場上的最大對手,而對于張秀嫩的教練水平,馬俊仁也是十分佩服,曾誠邀她加盟“馬家軍”,但最終張秀嫩還是選擇留在了河南。
可惜的是,隨著“四朵金花”的退役,河南女子中長跑陷入了后繼乏人的尷尬境地。當“馬家軍”在國內外賽場上叱咤風云時,曾是河南體育強項的中長跑卻漸漸走入了低谷,對此,身為省隊教練的張秀嫩也痛心不已。
正是這段經歷,使得張秀嫩在2007年退休后放棄了城市悠閑的生活,選擇回到家鄉偃師二高成為一名義務體育教師,開始為河南體育培養后備人才。在這所鄉鎮高中簡陋的訓練場上,張秀嫩一干就是6年,在這里她不僅是教練,同時還身兼隊醫和廚師等多種身份。用偃師二高校長金宗欽的話說,對于這支小小的運動隊,張秀嫩教練傾注了所有的心血。
在張秀嫩的努力下,偃師二高田徑隊從最初的18人發展到了目前的40多人。由于成績出色,張秀嫩的隊員趙偉、陳雪芹被清華大學特招,另外有5名學生被選送到了省田徑隊,如今這支學校田徑隊已經被河南省體育局作為田徑后備人才培養基地加以扶持。
實際上,退休后的張秀嫩也曾多次收到外省運動隊的高薪聘請,但她都不為所動。面對記者,張秀嫩表示:“雖然在緱氏鎮條件非常艱苦,家里人也都不太理解我的想法,但面對這些好苗子,我每天過得非常充實。假如有一天,這些孩子有人能在國際賽場上取得好成績,就是對我這么多年辛苦的最好回報。”
(記者 李悅)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青年網(2013-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