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文公重耳與商人弦高異國相逢
2012/5/11 9:58:17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樹葉泛黃的宋國郊外的路旁田邊,重耳與宋國太子王臣、趙衰等人,看著地里的收成,穿過田間小徑,來到大路上。
趙衰看著太子王臣說:“太子每日前來,趙衰十分擔心。宋公堅持要認南威為義女,再許婚公子,我們很為難。”重耳:“懲惡揚善,本是為了人心向善。如果乘南威沒母女有好歸宿之際,我便娶親,既對不起小齊姜,也歪曲了我等救人的用意。”
太子王臣向重耳拱手,恭敬道:“君父確實有這樣的打算,本意是仿效侯伯齊醒公。君父知道公子的態度,敬重公子人品,決不會強差人意。至于王臣每日前來,誠心拜訪,向公子請教。公子走國十幾年,對人事、國事而言,那是寶貴的財富,王臣別無他意,當面聆聽教誨經。”
重耳擺手:“太子謬贊,重耳不敢當。走國的親身經歷,見到的各種人與事,重耳是有許多感悟。”
一陣馬掛鑾鈴聲,載貨的車乘地一輛接一輛地奔了過來。坐地在第一乘車了的貨主弦高打量著重耳,抖韁,放慢了速度。
重耳沒有在意,與太子王臣擺弄著手里的莊稼,指點著田畝山川,興味盎然地談論著。“吁”的一聲,弦高下了車,站在車旁仔細地瞧著重耳。介子推警覺地握緊了劍柄,輕移腳步,有意地靠近了弦高 。
弦高走上前,站到重耳的對面,目光盯著重耳的眼睛,驚喜道:“重耳,你是公子重耳。公子,什么時候到了這里?”重耳點頭,雙瞳閃閃,注視著弦高:“你……”弦高歡喜地搓著雙手:“小民是弦高,鄭國商人弦高。”
重耳上前,猛地攥住弦高的手,上下打量道:“老朋友,你好哇!十多年沒見面,沒想到能在這里見到你。”
弦高亦握住重耳的手,使勁搖了搖:“好,那是過去。公子和戎,不設關卡,不亂收稅,小民在晉國各地通行無阻,做的是大買賣。百姓得到了實惠,小民也賺了不少錢。”
重耳拍著弦高的肩膀:“弦高發了財,蒲城百姓衣食飽暖有肉吃,晉國的倉稟也裝得滿滿的。商人經商,富國強邦,民生太平安康。說起來,重耳應該感謝你,蒲城百姓也感謝你。”
弦高憤憤地:“偏有那昏君庸主,關口封住,兵吏日夜把守,重稅揩油,不許商人自由來往。”重耳擔心地:“重耳在臨淄,親身體會:齊國能稱霸諸侯,商業起著決定作用。閉關鎖國,弦高的生意賠了,百姓的日子也不會好過。閉關鎖國,自以為大,會吃苦頭的。”弦高:“小民生意不景氣,所去國家倉庫也是空的。”
重耳點頭:“你這是從哪來?要到哪去?”弦高臉上有了笑意:“從晉國來,經過齊國,來到了宋國。小民的買賣是追著公子走的。”
重耳介紹道:“這是宋國太子王臣。太子,這是鄭國有名的商人弦高,你們不妨多多親近。”弦高立即躬身大禮:“小民弦高,參見太子。”太子王臣急忙扶住弦高,還了半禮,熱情道:“您好不見外,就當我是公子的弟子。宋國的先祖是靠買賣發展起來,商朝與商業有淵源,歡迎商人常來常往。”
王臣太子之言,決非故弄玄虛。宋國是商王朝的后裔。商部落是夏的屬國,以畜牧業為主,在亳地建都,盤庚時遷都到殷,所以商朝也稱作殷商。
商族是高辛氏的后裔,虞舜時出了位杰出的首領契,商人尊稱為“玄王”,相土重孫子王亥“作服牛”,向河北發展。王亥是商王朝建立者商湯的七世祖,中國經商第一人。發明牛車的王亥,開始馴牛,為人使役。曾曰:“立皂牢,服牛馬,以為民利。”王亥發明牛車、馴服牛馬,供人使役。
王亥用牛車拉著貨物,從事以物易物的商業貿易活動,被稱為“商人”。王亥最后一次經商是到黃河以北的有易氏部落,有易氏部落首領見財起意,殺害了王亥。《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曰:“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殺王亥,取仆牛。”王亥被殺沒有影響商部落的強大,貿易活動也并未因此停止。其子上甲打敗有易氏,商業做得更大,勢力隨之擴大。成湯時,終于建立起商王朝。
趙衰:“宋國新近打了敗仗,損失慘重,需要恢復,適合做生意?”弦高充滿信心地:“有公子在,宋國很快會恢復元氣的。”狐偃關心地:“絳都可有新的傳聞?”弦高一臉不平地:“大夫不問,弦高也要告訴公子。晉侯疑心重,擔憂公子謀位回國,加重稅賦,重金網羅刺客,查訪下落,請公子多加小心。
趙衰:“我們會防備的。”弦高擔心地:“晉國操練兵馬,得知公子在宋國,大軍攻來,宋國元氣沒有恢復,想要庇護公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商人重利,弦高重義,古道心腸是朋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重耳躬身施禮。弦高急忙還禮:“公子有眾多宰輔,能稱小民一聲朋友,小民心滿意足。”
重耳:“富可抵國,商人本事。人交朋友不限于一個圈,朋友,貴在相知。”弦高:“相知!難的是心知。公子抬愛,小民不敢高攀。公子在齊國,小民獲利。公子返國,能開通商路,利國利民利天下,小民感激不盡。”
重耳:“弦高是激勵重耳,重耳終生不忘這份情。”“終生不忘。”弦高抱拳相別,調轉車頭,向宋國都城奔去。【原標題:重耳與商人弦高異國相逢】
來源:新浪讀書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評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