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名人名家 >> 瀏覽相關信息

朱載堉樂律研究指導思想辨析(8)

2012/4/18 10:56:29 點擊數: 【字體:

度否定了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朱載堉卻與之相反,他由觀察事物之“象”入手,經過精密的計算而得出其“數”,最終則是為了探求“天地自然之至理”。“數”實際是他通向認識事物規律的科學手段。

    朱氏所說的“數”的基礎、出發點,就是所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之類”。 人們應用數字的過程即是“算”。在樂律研究中,他拋棄歷史上關于數的各種先驗說教,代之以準確的數理運算。
  
    為確定律管的內外周、內外徑、橫截面積和容積,朱載堉還研究了圓周率數值。在《律學新說》中,他以口訣形式總結了圓周率的算法:“圓周四十容方九,勾股求弦數可知。遂以此求徑率(即圓周率)。求周求積亦如之。”在此基礎上,又推出了“以周求徑”、“以徑求周”、“以徑求積”、“以積求徑”、“以周求積”、“以積求周”的律管周徑面冪計算公式,稱它們為“天地自然真率”, 以強調它們存在的合理性和客觀性。馮文慈認為,朱載堉的這六個計算公式,“除因朱氏周率偏大造成的誤差外,均合現代算術公式”。  可見,朱載堉的數字運算與今之數學毫無二致,完全一樣。
  
    關于律管管徑是否應該存在差異問題,歷史上向以“律雖有大小,圍徑無增減” 為定制,朱載堉以實踐的客觀性為依據,改寫了壟斷制約管律研究近千年的這一經典定制,提出了“長短廣狹皆有一定之理,一定之數在焉” 的觀點。經過一系列的律管試驗、計算,他發現:要使律管依照十二平均律發音,其相鄰兩根律管的管徑之比為24√2,從而找到了正確的管口校正方法。用數學運算及其邏輯關系解決律學中的疑難問題,他是發揮到了極致。在這里朱載堉又一次為數學應用于實踐贏得了崇高榮譽。
  
    在卷帙浩繁的朱載堉樂律著作中,這種用數學的客觀性原理,解決律學實際問題,體現法“自然之理”思想的論述俯拾皆是。朱氏還對律學研究中,不尊重客觀、主觀隨意的做法提出批評,認為這是“非天成自然之理”,“不能取信于人”之舉。他說:何承天、劉焯之徒,……泥於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之算,強使還元,故其所增之分出於人為附會之私,而非天成自然之理,是以不能取信於人。   
  
    朱載堉在樂律研究中,一方面踐行以數為本的法自然思想,另一方面又注意借歷史上先賢的經典思想宣傳之。比如,在《律呂精義》中,他借程頤的話,論述了欲得古人之中聲,關鍵是先求自然真律的主張。曰:先王之樂,必須律以考其聲。今律既不可求,人耳又不可全信,正惟此為難。求中聲,須得律;律不得,則中聲無由見。律者,自然之數,至如今之度量權衡亦非正也。
  
    朱載堉認為“律者,自然之數”,今之樂不如古樂,是因為今人沒有求到律的自然之數造成的。由此可知,朱載堉在律學研究中,無處不以數為出發點和根本點,以數的準確與否為評判標準。
  
    但是朱氏的以數為本思想,并非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是批判繼承前人理論的結果。尤其“在數學方面,曾經受到邵雍對世界變化認識系列中,某些合理環節和有關排列組合的某些數學思維的啟發,也受到朱熹和蔡元定著作中有關的啟迪,然而僅取其數學要旨而不取其對世界發展變化的錯誤解釋”。 朱氏對先儒時賢的說法,主張“先宜辨其是非”, 反對神秘主義,把使科學對象蒙上神秘色彩的天人感應說之類,斥之為“神之以惑眾”。 邵雍的數系統,是用以證實“神”的歸終,其宇宙變化的基本邏輯是:太極一神一數一象一器一神,而朱載堉的則是象—數—理,最終要解釋的是自然法則,即“自然之理”。二者具有本質上的區別。
  
    筆者認為,朱載堉的象數思想倒與沈括(1030——1094)接近。沈括首先肯定世界萬物的本原是物質“氣”,其次,他認為,事物的本質是可感可知的“自然之理”,所謂“造微之妙,間不容發。推此以求,自臻致理”。 第三,沈括認為只要對數的認識達到精深的程度,就能通過“觀其跡”,達到認識事物“自然之理”,這也是古人追求的目的。沈括說“世之談數者,蓋得其粗跡,” “觀古人者,當求其意,不徒觀其跡”。 朱載堉也認為任何事物都有象,所謂“跡”,但這是表面,真正要做的則是通過對其“象”的研究,達到認識、揭示事物“自然之理”的目的,所謂“欲明律歷之學,必以象數為先”。 由此觀之,二者對數的認識,所論極為相似。另外朱載堉對沈括也很有研究,在《律呂精義》中還援引沈括的話為自己立說。這樣看的話,沈括的象數思想很可能對朱載堉產生過影響。
  
    第二,在與律學有關的“數”方面所做的工作
  
    朱載堉是音樂家、科學家,同時又是一位涉獵廣泛且精深于“數”的古代學人。他不僅在律學研究中重視“數”,強調以數為本,法“自然之理”,而且還身體力行,撰寫了五種與律學研究有關的算學著作,以備律學研究之用。這五種算學著作是:《算學新說》、《圓方勾股圖解》、《古周髀算經圖解》、《算經秬秠詳考》、《嘉量算經》。 
  
    朱載堉不僅重視數學而且精于數算。“他‘開方’開到有效數字到達二十五位數,恐怕古今中外的數學家,也只有他是唯一最精確而有耐心的人”。 有人曾對朱載堉12√2所得二十五位數的準確性,抱懷疑態度,于是驗之于CDCCYBER——174高速電腦,結果除了電腦多算出二位小數外,其余二十五位數均與朱載堉的25數1.059463094359295264561825相同。 我們不禁感慨,距今400年前的古人,算學技藝竟如此高超,真是令后人不可想象。
  
    第三,對朱載堉以數為本思想的總結
  
    朱載堉進行大量的數學運算和數理理論創造,目的是為創建十二平均律,說明個中之“理”。從他的著作中不難看出,他既不是為數術而計算,也不是為“理”而排斥數,而是以數服從于對自然規律、“自然之理”的探索。在研究中,他排除神秘主義象數學的消極影響,對數學高度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中國音樂史網 作者:王軍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