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第二界虞舜文化研討會在紹興會稽山藏書樓召開
2011祭舜大典在紹興王壇鎮大舜廟舉行
2011祭舜大典在紹興王壇鎮大舜廟舉行
2011祭舜大典在紹興王壇鎮大舜廟舉行
新華網浙江頻道10月21日電(記者虞云達攝影報道) 全國第二屆虞舜文化研討會10月19日在浙東會稽山腹地--紹興縣王壇鎮會稽山藏書樓舉行,來自美國、韓國和全國各地的60多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這一由民間團體--紹興市虞舜文化研究會主辦的全國性學術研討會。
舜,姓姚,名重畢,號有虞氏,史稱虞舜。對虞舜出生地說法不一,《史記》說,舜,冀人也,孟子說,舜是東夷人。所謂虞舜文化,就是中華始祖"五帝"之一舜帝所創立的文化。《尚書》稱:"德自舜明"。司馬遷在《史記•五帝本紀》說:"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虞舜是中國道德文化的始祖。虞舜是中華民族"孝悌、仁義、兼愛"和"天下為公"的倡導者和踐行者,虞舜的品德已成為儒家文化的精髓和中華民族的行為典范,虞舜文化不但影響中華民族還影響著世界,是我們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和人類文明的重要貢獻。專家學者認為虞舜堅持堯創立的禪讓制度,是對人類政治文明的重大貢獻,虞舜到了耄耋之年,以"利天下而不利一人"、"天下為公"的博大胸懷,將帝位禪讓給大禹。虞舜在南方巡狩時"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會稽山相傳為虞舜巡狩崩葬之地,地處會稽山腹地的紹興縣王壇鎮一帶之今流傳著許多有關虞舜的傳說,《禮記•祭義》曰:"祭日于壇,祭月于坎。以別幽明,以制上下。"王壇原名黃壇,在王壇村旁還有一個村子叫"坎上",相傳就是虞舜筑壇祭天,筑坎祭月的遺址,亦即虞舜之巡狩臺,在王壇一帶像這樣的由文字記載的關于虞舜的傳說有十多個。
位于王壇鎮雙江溪舜王山巔的"大舜廟",始建于南朝,重修于清同治年間,是全國遺留至今唯一完整的紀舜廟宇,廟內有"三絕三怪":磚雕、木雕、石雕共存于廟宇一體,堪稱"三絕";廟內有一席經常被拱開的"怪地",廟坡有一棵枯死三年而復活的"怪樹",廟前河中有一群每年農歷九月廿七正午便頭朝廟宇朝拜的"怪魚",人稱"三怪"。10月20日虞舜文化研討會的與會專家學者參加了在"大舜廟舉行的"2011祭舜大典",祭祀活動隆重肅穆充滿了濃郁的虞舜古文化遺風,專家學者們贊嘆:這樣的祭舜大典亦可堪稱中華之一絕。
紹興市虞舜文化研究會會長俞日霞先生告訴記者,他們舉辦虞舜文化研討會始于2010年,今年是第二屆,以后每年都要舉辦一次,要在全國范圍內征集后虞舜文化研究論文,集結出版虞舜文化專著,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盡應盡之力。【原標題:全國第二屆虞舜文化研討會在紹興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