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美食 >> 瀏覽相關信息

驛城故事說“潘記”

2013/5/20 17:17:23 點擊數: 【字體:

    “‘小城故事多,充滿喜和樂,若是你到小城來,收獲特別多。看似一幅畫,聽像一首歌,唱 一唱,說一說,小城故事真不錯,請你的朋友一起來,小城來做客……’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這是著名女歌手鄧麗君在我國改革開放之初唱的一首歌,這首歌幾乎 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那時候我20來歲,正是充滿幻想的年齡。我手提著收音機,聽著這首歌,帶著美好的憧憬來到了驛城。我聽著這首歌在市富強路上吃到了 第一碗燴面。隨后我就領著朋友到那里吃燴面,再后來這家燴面館掛起了一個牌子,上面寫著‘潘記’。當時我是搬運工,干的是力氣活,餓了就去吃燴面。特別是 冬天,一碗熱氣騰騰的燴面一下肚,那可是真得勁。打那以后,我就與潘記燴面結下了不解之緣。后來我有了兒子,兒子今年已經26歲了,是吃潘記燴面長大 的。”這段話是筆者在潘記燴面館與人嘮嗑時一位遂平籍的梁先生說的。他說,他一家幾口現在在鐵路東住,是潘記燴面館的常客。

    家住市南海路的一個名叫小翠的女士,提起潘記燴面也有說不完的話。她說了很多令她難忘的 故事,都是她自己經歷的:一天中午,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翁讓孫女用三輪車拉著他來到潘記燴面老店門前。老人望了一眼賓朋滿座的店鋪后高興地對孫女說:“不 錯,就是這兒。”當別人問他為啥大老遠跑來吃面時,老翁樂呵呵地說:“原先我常來這兒吃面,可這兩年去外地倆閨女家了,沒吃上潘記燴面,心里老想。這不, 昨天下午剛回來,今個兒就來解解饞、過過癮。”

    在一個寒冷的夜晚,昏暗的路燈照著街上稀疏的車輛和行人。從一個小巷子里搖搖晃晃走出來 一對男女。男的明顯喝多了,被女人攙著。“看你喝成這個樣子,要不去吃碗面吧,還是面養人。”男的便說:“中,吃面,咱打的。”女的說:“打啥的呀,那邊 不就是燴面館嗎?”男的就嚷起來:“吃就吃正宗的潘記燴面。走,打的到富強路。”女的沒法只好攔輛面的。

    臨近中午,一名20來歲的小伙子手拿飯盒慌里慌張來到潘記燴面館門前,對著服務員嚷道:“俺媽在醫院住院,胃里不舒服,其他飯都不想吃,就是想吃潘記燴面,能不能先賣給俺一碗?”滿屋的顧客看著略顯靦腆的年輕人,主動讓了一條道。小伙子連聲說著謝謝走向賣飯窗口。

    2002年8月的一天,潘記燴面館來了個特殊的客人。他站在操作間門口認真觀察廚師的一 舉一動,想把每一個步驟牢記在心。總經理潘建安見狀上前詢問,才得知他是南陽人,一個偶然的機會和一位朋友在這里吃了燴面,回去后便突發奇想,打算在當地 開個燴面館,便根據想象研制起來,但想了很多方法卻做不出那種味道來,幾經失敗之后總算想通了,干脆再來一趟拜師學藝。

    一個個動聽的故事,一個又一個潘記燴面連鎖店的誕生,不禁讓筆者生發出追溯潘記燴面來源 的念想。后經多方走訪終于有了答案:潘記燴面起源于1982年8月上旬的一場暴雨。市區幾位年長者回憶說,那場暴雨狂瀉市區,降雨量大,時間集中。當時整 個市區一片汪洋,90%的房屋進水,有的老式房屋倒塌。潘建安家的房屋未能幸免,全部坍塌。當時22歲的潘建安在省交通廳第二工程處工作,單位領導為了照 顧他,委派他去無錫市購買吊車配件,也好順路到家看看。潘建安到家一看,心情十分沉重。他忽然覺得自己該是家庭的頂梁柱,家庭的苦和難一定要承擔起來。他 暗下決心,無論如何得先把房子建起來,哪怕再簡陋,終歸是個家。為了蓋房子,他東挪西借、七拼八湊,最后將單位讓他購買吊車配件的700元錢也給用上了,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蓋起了房子,可他再也湊不出700元公款來。這筆錢如不及時墊上可是不行,因為挪用公款就是犯罪。他這么一想就急得坐臥不安,吃不 下飯,苦思冥想中一個“靈感”產生了。

    他在鄭州時經常和同事吃燴面,總覺得燴面是個好東西,一是花錢少,二是解饞過癮。關于在 鄭州市區吃燴面他還有一個難忘的經歷:一次他到一個常去的燴面館吃燴面,不禁生出一個想學學的念頭,于是他走到一位廚師旁邊仔細觀察起來,對方和面扯面、 配料等操作過程,他一個細節都不放過。他看得入迷了,廚師卻煩了,對他吼道:“你弄啥啦?走開!”這一聲吼傷了他的自尊,但他沒有頂撞。此時此刻,一粒種 子慢慢生根發芽了:“我就是要學,而且一定要學會學精。不僅自己解饞,還要讓別人解饞,讓驛城的父老鄉親都解饞。”

    經過一番琢磨,他把想法告訴了父親和三伯父。想不到二老極力支持。更令他沒想到的是,二老告訴他祖上跟燴面就有歷史淵源,制作技巧、操作流程和原料配方,祖上傳下的都有。父親語重心長地對他說:“如今興經商了,你就試試吧!”

    他在父親的支持下,說干就干。先對祖傳秘方進行反復研究,對照在鄭州了解的制作技巧,融 眾家之長,結合驛城人的飲食特點對燴面進行了定位。接著他托人貸了一筆款,對飯館進行了簡單的裝修,購買了所需的餐具后就開張營業了。1983年1月,因 幾名民工的提醒,他才想起了掛牌,牌子上寫道:“潘記燴面館”。(李文學)(原標題:驛城故事說“潘記”)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原文時間:2012-5-11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