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訪:膨大劑市場上常見
記者在鄭州的一些農化市場采訪發現,用于草莓等各種瓜果的膨大劑在市場上很常見。在中州大道和北環交叉口附近的農化市場內,當記者對其中一商販的膨大劑的效果表示懷疑時,他說:“很多種植戶都來我這里拿藥,保證草莓都長大個。”鄭州一家農化公司還在網上發布一種名為“國際新型草莓專用調節劑”的藥品信息,稱:“從坐果期開始噴施,以后每10~20天噴一次,即可達到生長、膨果,與草莓坐果膨大素交替使用效果更佳。”另一則名為“草莓坐果膨大素” 的藥品信息也宣稱能達到草莓膨果之功效。
國家《農藥管理條例》將植物生長調節劑作為農藥而進行統一管理。植物生長調節劑是一類能夠調節植物生長發育的農藥,不以殺傷有害生物為目的,所以其毒性一般為低毒或微毒。
觀點:最好吃自然長大草莓
膨大劑屬于農藥的范疇,對其使用量、使用范圍又是如何規定的呢?農業部農藥檢定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國家允許使用植物生長調節劑,也對登記在冊的植物生長調節劑的用量、使用時期等進行了規定,可一些種植戶卻不按規定,超量使用,這樣培育出的水果是不利于人體健康的。
河南農大園藝系王吉慶副教授說:“用膨大劑催大的草莓,吃后對人體是不好的。因為膨大劑的成分主要是刺激細胞分裂的物質,通過促進果實中的細胞分裂和體積增大達到增產目的。這種膨大劑噴灑到草莓果上,會在草莓內有殘留,人吃后就會進入人體。雖然目前尚無科學實驗證明有哪種具體的危害,但從人體營養學的角度來看,會對人體健康不利。從綠色食品的角度而言,在果品上使用膨大劑是不好的,最好吃自然長大的草莓。”
“使用膨大劑肯定不好!”省政府參事、省肥料質量管理辦公室主任張桂蘭研究員對此憂心忡忡,“不光是草莓,在黃瓜、番茄上用的也不少,黃瓜買回家放一夜,還會長,太可怕了。如果我們經常吃這些東西,疊加起來留在人體內的就會很多。”
小常識 一看二摸三嘗來辨別
據多位草莓種植行家介紹,使用膨大劑和正常種植的草莓是可以區分的。
一看:使用膨大劑的草莓個頭超大,外形有不規則凸起、顏色青紅分明。正常草莓個頭如鵪鶉蛋或鴿子蛋大小,也有個別單枝草莓個頭較大,顏色紅艷有光澤、色澤均勻,形若圓心。膨大劑草莓能輕易掰開,且掰開后是空心。正常草莓因果肉結合緊密、水分較多而不易掰開,且掰開后為實心。
二摸:膨大劑草莓泛青部分摸起來很硬,而全部發紅的草莓表皮摸起來有軟軟的感覺。而正常草莓摸著富有彈性,軟硬適中。
三嘗:膨大劑草莓吃起來寡淡無味,而自然長大的草莓則甜中帶酸,滿口自然清香。(原標題:膨大劑催肥草莓傷健康 辨別真假掌握三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