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杏果到杏產品,從杏產業到杏文化,新密市白寨鎮油坊莊村人向著產業發展的路子不斷探索前進。這個探索之路,得益于村支部副書記趙群發和村民們的一次次大膽決定和嘗試。
上世紀90年代中期,油坊莊村就已成為附近有名的密香杏產區,量少質優的密香杏每公斤賣到十幾元。后來隨著杏產量不斷增加,市場僅限于周邊地區,密香杏每公斤售價驟降到不到兩元錢,有村民開始砍掉杏樹換種其他果樹。
2008年6月,又是杏子收獲季節。剛剛被任命為村支部副書記的趙群發決定:成立密香杏深加工企業,拉長產業鏈。他馬不停蹄地奔赴廣東、遼寧、山西等地企業參觀考察,到河南工業大學等請教專家教授,拜訪了上百位行家里手。2008年9月,新密春發密香杏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決定生產加工杏仁片。面對外地50 多萬元一套的生產線,搞機械出身的趙群發決定自己設制。他反復琢磨、反復試驗,不到兩萬元就做出了整套設備。
今年油坊莊村收獲杏果250萬公斤,其中趙群發的公司就消化掉了100多萬公斤。 對于未來,趙群發和油坊莊村人還有更長遠的規劃,他們準備利用現有資源,繼續舉辦各類活動傳播杏文化,提高密香杏品牌知名度,實現產業化發展。(宋建巧)(原標題:新密油坊莊村逐步拉長密香杏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