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陽:“花生王國”的生財經
2013/5/21 14:38: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10月26日,筆者在正陽縣寒凍鎮姚祠堂村遇到剛從秸稈收購場賣完花生秧的姚鵬 ,他興致盎然地打開了話匣子:“今年,我家的20畝花生可收花生果1.3萬斤,花生米至少可賣4萬多元。花生秧剛賣給秸稈收購場也收入了1000元,花生殼也能賣上500多元。”
眼下,走進正陽縣,隨處可見家家戶戶房前一片片晾曬的黃澄澄的花生果。這里是花生的王國!憑借江淮平原的適宜氣候、肥沃土質,正陽縣常年花生種植面積150萬畝,年產3億多斤優質花生果,成為全國聞名的花生生產第一大縣。規模化種植、產業化發展、品牌化銷售、優良的品質,已使“正陽花生”享譽國內外,成為正陽縣一張金燦燦的產業名片。
在熊寨鎮岳伍村梁國印的秸稈收購場里,每天前來等候脫果的一輛輛載滿花生秧的農用車排成了長龍。梁國印說,花生秧粉碎后是很好的飼料,并且供不應求。去年, 他投資購買了一臺大型花生脫果機,為該村及周邊群眾免費脫果,粉碎后的花生秧留給他,實現了合作互贏。眼下,他已加工花生秧近4000噸,暢銷廣東、內蒙等全國各地。花生殼也由以往的廢料變成了加工飼料和燃料的香餑餑。頭腦精明的梁國印目前已收購花生殼600多噸,獲利18萬元。“這花生生財的門路就是廣啊,明年我至少要再上6臺花生脫果機,甩開膀子好好干!”
在正陽縣,像梁國印這樣的大型秸稈收購場有60多個,使全縣150萬畝花生秧、花生殼變廢為寶,為該縣農民創造了上億元的財富。
“花生經濟”也催生出從事花生收購的經紀人上萬名。正陽縣百林糧油購銷公司是該縣的糧油購銷大戶,年儲存收購花生可達6萬噸,年銷售花生米400萬公斤,可實現利潤360萬元。該縣成立了花生協會,注冊的“正花”牌花生成為河南省十大名牌農產品,協會通過青島等地轉港出口花生到日本、俄羅斯及歐洲等地,年創匯300多萬美元。
為把花生這一產業做大做強,正陽縣以優勢資源和特色對接招商,引進全國500強企業維維糧油集團,上線加工生產花生油、花生調和油,實現了花生產業的深加工,延伸了產業鏈條,促使該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至目前,在正陽縣產業集聚區安家落戶的已有維維糧油、“老竇家”花生等21家花生深加工企業,年深加工花生15萬噸,實現轉化增值18億元。
小小花生渾身是寶,托起了正陽縣農業經濟的半壁江山。(蘇建威 張愛玲)(原標題:正陽:“花生王國”的生財經)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駐馬店新聞網 原文時間:2011-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