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秋時節,在“人工天河”紅旗渠畔的河南省林州市任村、東崗等鄉鎮,滿山遍野的花椒爭相向四方游客綻放笑臉,忙著采摘的男女老幼有說有笑,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正在現場收購新花椒的安陽市山中美農副產品開發有限公司經理尤新廷高興地說:“去年的收購價每斤還不到10塊錢,今年達到了16、7元,這小花椒都快變成金豆豆了!”
林州市地處南太行山區,獨特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使得出產的“大紅袍”花椒以粒大、色紅、肉厚、味濃、質優而享譽海內外,素有“十里香”之稱,林州市也因此榮膺“中國花椒之鄉”的美譽。近年來,林州市質監局把標準化種植作為富民強市的重要抓手,積極推動林州花椒申報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全市花椒種植面積16.5萬畝,年產花椒近300萬公斤,花椒標準化種植率達到80%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花椒標準化種植大縣,林州花椒已成為當地一張響當當的農產品名片。
注重科技創新,打造知名品牌。林州市質監局開通綠色通道,從代碼證辦理到產品檢測技術服務一條龍受理,限時辦結,并聯合有關部門,加強對花椒全過程的質量監管,依法打擊假冒侵權和摻雜摻假行為,維護了林州花椒的質量信譽,打造了一批叫得響的花椒品牌。該局還與林業部門共同研究開發了品種選育、病蟲害防治、施肥、采摘等10多項新技術,培育出了大紅袍王、林州紅花椒等花椒良種。如今,以“山中美”、“南天門”等品牌為代表的林州花椒在全國各地不斷嶄露頭角。在第七屆全國特種養殖種植技術成果博覽會上,林州“山中美”牌花椒一路過關斬將,力撥頭籌。
為發揮標準化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林州市質監局聯合林業等部門,制定了林州紅花椒優質豐產綜合標準、花椒采摘技術規程等技術操作規程,對花椒的育苗、栽植、施肥、病蟲害防治、采摘等生產技術措施進行了規范。他們結合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指導成立了林州市花椒協會和花椒種植合作社,在任村、東崗、石板巖、河順等鄉鎮建成了82個花椒標準化種植基地,輻射農戶3萬余戶。
同時,該局實行林業技術人員包村政策,通過定期召開培訓班、發放操作規程和種植技術圖書、舉辦技術講座等形式,開展品種改良等對口幫扶服務。近兩年來,該局聯合有關部門和鄉鎮,組織技術培訓34次,培訓椒農1200余人次,60余名“土專家”脫穎而出,成為種植技術骨干,為推廣標準化種植發揮了重要作用。
為幫助花椒產業做大做強,該局大力推廣“公司+基地+農戶”的花椒種植管理模式,鼓勵椒農參加花椒種植合作社,與花椒營銷公司簽訂購銷合同,統一供種、統一管理、統一采摘、統一銷售。目前,全市從事花椒加工、貯藏、銷售的企業30余家,產銷率達90%以上。林州花椒也由過去的單一原果銷售,發展成為花椒油、花椒粉等6個品種,并在全國20多個大中城市設立了經銷網點。“山上建基地,山下辦工廠,山外拓市場”成為林州花椒產業化的真實寫照。(郭富林 通訊員:趙敏明)(原標題:河南省林州市質監局推廣花椒標準化種植富民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