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沿鄢陵縣境內的紅旗路、鄢望路行進,兩側到處可見成方連片的辣椒田。
8年前小尖椒種植面積不足1000畝的鄢陵縣望田鎮,如今竟被上市公司隆平高科認定為小尖椒良種繁育種植基地。更讓人想不到的是,望田鎮的小尖椒加工龍頭企業龍程食品有限公司與一家韓國公司,一下子就簽訂了5年的供貨合同,合同總值1億多元。鄢陵縣望田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和洪超對記者說:“僅小尖椒種植一項,全鎮農業將增收近億元。”
裂變效應:小尖椒催紅望田辣椒產業
“一定要將小尖椒這一‘紅色產業’進行到底!”談起小尖椒產業發展歷程,望田鎮黨委書記黃廷棟感慨頗多,“通過政策推動、市場拉動和社會聯動,如今望田鎮的辣椒產業已經初步形成了產加貯運銷的產業鏈。”
望田鎮是傳統農業大鎮,多年來由于缺乏優勢產業支撐,農業效益低下,農民增收緩慢。從2002年起,望田鎮加大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力度,把銷路廣、市場前景廣闊的小尖椒種植業確立為重點發展產業,制定了建設萬畝優質辣椒基地的發展計劃。他們首先在有較好農業基礎的孫寨村進行試點種植,動員黨員干部帶頭種植小尖椒500畝,當年小尖椒畝平均產量就達到300公斤,畝均增收2000元,涌現出一批小尖椒萬元戶。
示范帶動的成功,激發了當地農民種植小尖椒的熱情,使望田鎮辣椒種植面積出現了可喜的裂變效應。如今,望田鎮小尖椒種植面積發展到6萬畝,產量達到2000萬公斤,椒農年人均收入12000元,成為豫中地區最大的優質辣椒生產銷售集散地。望田小尖椒不僅暢銷四川、湖南、廣西等20多個省市,而且出口到韓國、日本等國家。
在以規模、產品和市場為主要環節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鏈條上,市場顯得尤為重要。望田鎮發展無公害小尖椒產業中,就牢牢牽住了市場這個“牛鼻子”。他們組建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農民銷售隊伍,建起了20個小尖椒交易市場,吸引了全國20多個省市的客商。小尖椒上市時節,交易市場每日客流量3000多人次,小尖椒年交易量2500多萬公斤,成交額1億多元。
科技為先:“辣”出來的優勢
辣椒講究個辣,可要辣得味正、辣得恰到好處。經權威部門檢測,望田鎮出產的紅干椒色素含量高出其他辣椒產區的紅干椒,因此每年新品上市價格每公斤高出其他地區1元左右。
2006年,望田鎮成立了辣椒研究開發中心,負責科技指導、技術培訓、新品種新技術引進推廣等工作。他們與國內農業高等院校、辣椒科研部門合作,相繼從湖南、北京、山東等地引進新品種20余個,經試驗對比,“多嬌”、“紅早”、“三櫻椒”等近10個品種得到大面積種植推廣。
望田鎮自上而下建立了比較完善的科技服務體系,以辣椒研究開發中心為依托,先后建立起辣椒專業生產合作社12個,吸收入社農戶2000多戶。近幾年,望田鎮先后舉辦技術培訓班60多期,就育苗、定植、田間管理、采摘、分級挑選等各種技術難點為群眾答疑解惑,尤其在農忙時節還深入田間地頭進行現場指導。他們還發放技術資料宣傳單12萬多份,使每家栽植農戶中都有一個明白人。
為推廣小尖椒標準化生產,望田鎮成立了小尖椒標準化生產領導小組、以鄉科技人員為主的小尖椒生產技術服務中心,實行技術人員包村、包戶、包地塊負責制。他們重點抓培訓,在整地、選種、施肥、移栽、病蟲害防治等環節,聘請農業專家對農民分期、分批、分類進行培訓。通過全面推廣小尖椒良種、集中育苗、地膜覆蓋、壯苗規格移栽、病蟲害綜合防治等,良種應用率達95%,集中育苗和壯苗規格移栽達90%,配方施用辣椒專用復合肥和病蟲害綜合防治均達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