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特產 >> 瀏覽相關信息

柘城縣新農村建設胡芹村:特色產業富百姓

2012/7/27 17:12:33 點擊數: 【字體:

柘城縣新農村建設胡芹村:特色產業富百姓

    商丘日報報道:陽春三月,春暖花開。記者在柘城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人員的陪同下,到素有"芹王"之稱的胡襄鎮胡芹村進行深入采訪。在這里,整潔的農家小院,青翠欲滴的胡芹,嶄新的文化大院,平坦寬廣的柏油路,給記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胡芹的由來胡芹因為根小棵大、莖部光滑、清脆無渣、芳香可口,素有"芹王"之稱。
       
    宋代以來胡芹成為貢品。叫它胡芹是由于它盛產于胡襄集附近。相傳,趙匡胤在陳橋兵變黃袍加身后,正式當了皇帝,把他曾當過節度使的睢陽改為應天府。應天知府為了討好皇上 ,用胡芹進貢以聯絡感情,得到了宋太祖趙匡胤的贊賞。自此以后,胡芹就作為貢品延續到清代。隨著醫藥科學的發展,人們發現胡芹具有降血壓、降血脂的特殊功能,所以,它作為一種綠色保健食品,很受人們的喜愛。
      
    胡芹村有著特殊的沃土和水質。10公里地外的地方曾有人用胡芹種子試種,但生產出來的芹菜有渣,品質銳減;種子必須用胡芹村傳統的菜種,而又每年提純、復壯、優化。有好事者也曾用外地芹菜種下種,也曾試種過西芹,結果不但生長不好,品質也是銳減。胡芹需有獨特的栽培技術和儲藏技術。胡芹講究"三立",立夏育苗,立秋移栽,立冬收獲。傳統的陸地菜,氣溫一到零下(攝氏溫度)就要收獲。而胡芹村的菜農1999年從外地引進了溫棚技術,一到立冬,就架起了大弓棚,多生長半個月左右,1畝地竟能增產1000多公斤。畝產高可達6000公斤,一棵最重可達兩三公斤。芹菜上窖更加清脆。一公斤多賣4角錢左右。
       
    20多年前,商丘市有關部門梳理全市名優特產時,把胡芹排在了靠前的位置。
       
    胡芹的發展胡芹村位于柘城縣東北16.5公里處,緊鄰省道商周公路。該村一村干部說,胡芹村不大,地很少,全村130人,只有80畝地,人均耕地0.6 畝。雖然胡芹很早就出名了,但多年來一直是陸地菜,規模還不算很大。1999年以前人均最高純收入才達到1300元。1999年,26歲的劉全慶當上胡芹村委會主任,他主動走出家門,到外地考察學習蔬菜種植,引進弓棚。胡芹生產不但產量增加,面積也迅速擴展。胡莊、王李行村家家戶戶種胡芹,占全村土地的 85%,弓棚的引進,改變了胡芹村的傳統種植歷史,也使劉全慶在胡芹村威信更高,于2002年當選為村黨支部書記。
       
    胡芹不但發展規模壯大,也帶動了其他蔬菜的種植。在胡芹村的土地上,一年四季是蔬菜,每年一進入1月,就栽植了黃瓜、西紅柿,雙層膜保溫。西紅柿里面套種黑白菜、黃心菜;夏秋季種植辣椒、豆角、茄子等陸地菜。特色產業的發展,使農民群眾的腰包鼓了起來。他們種植蔬菜以半畝地為單位,春季黃瓜、西紅柿等,收入二三千元;夏秋季陸地菜3000多元;冬季胡芹五六千元。
       
    陪同記者采訪的柘城縣新農村建設辦公室的王主任介紹說,胡襄鎮歷來十分重視胡芹種植的發展,記者對他們的做法歸納為八個字:宣傳、引進、扶持、推廣。
       
   胡芹村村民種菜致富了,他們就開始建胡芹新村,統一規劃,統一建筑,每戶一座樓,上下兩層。
        
   胡芹的新面貌胡芹村原來基礎設施較差,村內道路每逢遇到下雨天,給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不便。為全面、扎實推進胡芹村新農村建設,該村幫扶單位柘城縣民政局,大力開展對胡芹村的幫扶發展力度。一是積極發動群眾,搞好村內衛生,工作組在村干部動員下,組織群眾清理垃圾10余處,坑塘一處,清理墻壁污跡 36處。二是投資15萬元硬化了村內主街800米,巷道400米,硬化率達100%,實現了油路"家家通"。三是整修排水管道506米,解決了排水管道阻塞的問題。四是投資10萬元用于改廁、改廚、改圈建設,建成30座沼氣池,1座公廁,改善了群眾生活環境。五是改造廢舊坑塘5.1畝,并修建100米長平臺的休閑娛樂場所。六是投資10萬元打深機井15眼,改善了水利設施。七是在市移動公司及柘城交通局配合下,投資33萬元,修建了環村公路3046米。八是全村統一采用無塔供水,井深達30米,使村民飲上了安全水、放心水,自來水入戶率達100%。九是投資22萬元建成了文化大院一座,內設5間村室,樣式新穎別致。十是贈送科技書籍達200余冊,使胡芹村95%以上的農戶都能得到技能方面的培訓。
       
    新農村建設關鍵在于有一套切實可行的長效管理辦法,該村按照新農村建設有關要求,結合實際,制定了《新農村建設長效管理辦法》。村容村貌實行專人負責,制定文明信用戶管理辦法,認真履行文明信用戶標準和考核制度……
       
    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正在這里一一得到落實。

    記者感言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發展現代農業,增加農民收入是實現發展新農村目標的重點。胡芹村在新農村建設中,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使全村群眾人均年收入在4000元以上。同時,又加強了村內基礎設施建設,使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該村的先進做法多次受到市、縣領導的表揚,認為該村的經驗值得讓更多的村莊去學習。(原標題:柘城縣新農村建設胡芹村:特色產業富百姓)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商丘日報 原文時間:2007.4.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