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宮廷樂舞 思大唐神都
2012/6/16 14:22:52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坐在劇場里看“武皇十萬宮廷樂舞”,是一種精神享受。舞臺上大唐歌女、舞者輕舒廣袖,一曲男女二重唱“天街小雨潤如酥”,唱出了神都的春色美景,演繹了大唐風韻,彰顯了洛陽作為千年帝都的氣派。
都說武則天工于心計,心狠手辣,殊不知在幽幽深宮,一群群皇后嬪妃其實都是冤家對頭。不管武則天的聲譽如何,她改國號“唐”為“周”,并把國都搬到了洛陽,洛陽因此有了“神都”的名號,這是武皇對洛陽的貢獻。從此,神都洛陽成為歷史上一個華麗的樂章。
再說說武則天對洛陽文化的貢獻,她捐出二十萬兩胭脂錢,其中十萬兩修造了盧舍那大佛,從此龍門的石佛有了靈性,彰顯了武皇的高貴典雅;剩下的十萬兩打造了一個名垂史冊的“武皇十萬宮廷樂舞”團隊。
宮廷樂舞的特點是大氣,鏗鏘的古箏、古琴,配以笛、簫等樂器,其音悠揚委婉,再現了武皇時期歌舞升平的美好景象。
節目到“無字豐碑”一場,電子屏幕上出現了一通高大的無字墓碑。關于乾陵(今陜西乾縣)的這通無字碑有多種說法:其一是說武則天的功德已無法用文字表達;其二是說武則天自知罪孽深重,不好意思銘文;其三是說武則天的是非功過讓后人評說。
在男人主宰天下的封建社會里,她像一個勇敢的蠶蟲,努力咀嚼著那有形亦無形的網,直至沖破它的束縛。最后,她就像她自己造的那個“曌”字一樣,成為耀眼的太陽、晶瑩的月亮,在垂暮之年君臨天下,讓神都有了一段傳奇歷史。
武皇十萬宮廷樂舞,演繹著一段傳奇故事。(原標題:看宮廷樂舞 思大唐神都)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洛陽網-洛陽晚報 2012-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