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太極拳的源流之爭與市場突圍

2012/6/22 16:17:20 點擊數: 【字體:

       
    80年來,太極拳發源地之爭不斷,眾說紛紜。一種說法是由武當山的張三豐所創;另一種說法是溫縣陳家溝的陳王廷始創。
   
    2004年8月,因為太極拳源流,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和有祿跟一位武術愛好者打起一場名譽侵權官司,不但在武術界蕩起層層波瀾,而且引起了央視等諸多媒體的關注。
   
    2007年 6月 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溫縣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6月5日,和有祿從溫縣人民法院領取了2萬元的執行款,打贏了官司。
   
    早在1992年,省里有關部門開始打造少林、太極兩個品牌。15年過去了,少林寺早已成為蜚聲海內外的旅游勝地,而陳家溝仍然處于旅游開發的初級階段。
   
    雖然溫縣被認定為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當地政府也在為打造太極拳這個品牌而努力,但是溫縣的太極拳能不能真正實現產業化?溫縣太極拳的最終發展出路在哪里?

    【官司】太極傳人狀告《武當》雜志社
   
     6月5日上午,和有祿從溫縣人民法院領取了2萬元的執行款,這標志著歷時兩年多的名譽侵權案終于落下了帷幕。
   
     和有祿是溫縣趙堡鎮趙堡村人,是和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2003年6月,他經過兩年的努力出版了《和式太極拳譜》一書。
   
    該書在《和式太極拳的產生》部分說:“和式太極拳始自和兆元。兆元公(1810-1890)是河南省溫縣趙堡鎮人,師承本鎮太極拳名師陳清萍,是陳清萍的大弟子……”
   
    焦作沁陽市的武術愛好者張某認為,和有祿在太極拳產生部分中只提和式太極拳始自和兆元,和兆元師承陳清萍,而不提和式太極拳師承武當張三豐,是在有意回避太極拳的源流。他在2004年第7期的《武當》雜志上撰文稱和有祿是“欺師滅祖”、“投靠陳氏”。
   
    2004年8月,和有祿將張某和《武當》雜志社告上法庭,要求其賠禮道歉,消除影響。
   
    法院查明,和兆元是和式太極拳的創始人,和兆元師承陳清萍,對于陳清萍以上的師承關系,在太極拳歷史研究中存在著爭議,和有祿沒有必要進行追溯。被告張某發表的文章中有明顯貶損原告人格的言辭,被告《武當》雜志社也未盡到審核義務。
   
     同年12月,法院判決:二被告在同級新聞媒體為原告恢復名譽,消除影響,并分別賠償原告精神損害撫慰金1.5萬元和5000元。
   
     今年1月23日,張某被司法拘留后履行了義務。5月29日,溫縣人民法院干警在湖北省丹江口市,將《武當》雜志在銀行賬戶上的存款進行了扣劃。

    【爭議】太極拳發源地80年爭議不斷
   
    這起被稱為“中國太極拳名譽侵權第一案”,其實就是太極拳發源地之爭引起的。
   
    1927年,陳家溝太極拳一代宗師陳照丕在北京設擂,創下了17天不敗的戰績,轟動京城。從此,陳氏太極拳名揚天下,但也引發了太極拳源自何處的爭論。
   
    一種說法是太極拳發源于武當山,由張三豐所創;一種說法認為,是明末清初陳家溝的陳王廷始創。
   
    那么,《和式太極拳譜》中提到的陳清萍到底師承何人呢?
   
    原溫縣體育局局長、現任溫縣太極拳發展研究中心秘書長的原福全說,資料記載,陳清萍是陳氏太極拳第七代傳人,師承族叔陳有本。后因經商,遷于離家八里的趙堡鎮授徒,其弟子和兆元新創了趙堡鎮和式太極拳。
   
    他說,張三豐創太極拳只是歷史傳說,沒有佐證。
   
    據他介紹,民國時期曾任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國體育史參考資料》主編的唐豪,是“中國武術的拓荒者”,他三次赴溫縣陳家溝等地走訪調查。他的“太極拳創始于陳王廷,并世代傳于陳氏家族之中”的結論流傳甚廣。中國武協秘書長、國家武術管理中心科研部主任康戈武考察后也認定“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
   
    但是也有一些專家持反對意見。太極泰斗吳圖南在其《國術概論》中講的太極拳傳承是:張三豐傳王宗岳,王宗岳傳蔣發,蔣發傳陳家溝的陳長興。原《中華武術》雜志副主編周荔裳認為:“陳王廷是陳氏太極拳之創始人,而不是太極拳之創始人。”
   
    另外,趙堡村依據1936年的《太極正宗》一書,認為趙堡太極早于陳家溝太極,趙堡是太極故里。
   
    針對沸沸揚揚的太極拳源流之爭,武術界權威人士指出,一些地方和太極流派為了眼前利益扭曲歷史,甚至借用神話或捏造資料求證,為太極拳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定論】認定溫縣為發源地平息陳家溝趙堡之爭
   
    使原福全高興的是,今年6月2日,持續了80年的太極拳發源地之爭終于一錘定音。
   
    溫縣文聯秘書長鄭福臻告訴記者,去年7月,溫縣正式向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申報中國太極拳發源地。
   
    今年3月20日至21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組織由國內武術、考古、民俗等方面的知名專家組成的中國民間文化之鄉評審考察組,對溫縣申報的中國太極拳發源地進行了實地考察。央視七套《鄉土》欄目攝制組隨考察組對考察活動進行了全程拍攝記錄,并制成了專題節目《太極拳發源地》,詳細介紹了太極拳的起源、傳承、衍變和發展。
      
    專家組成員一致認為:太極拳發源于溫縣趙堡鎮陳家溝村,是明末清初陳家溝村的陳王廷在家傳武功基礎上,吸取眾家拳術之精華,創編的一個新拳種,稱陳氏太極拳。其后陳氏太極拳幾經傳承發展,并衍生出楊、武、吳、孫、和等多種流派。
   
    6月2日,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認定:溫縣是中國太極拳的發源地。并決定在溫縣設立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
   
    既然太極拳發源地是在陳家溝,為什么不認定陳家溝而認定溫縣為太極拳發源地呢?
   
    鄭福臻說,在溫縣不但有陳氏太極拳,還有和式太極拳和新出現的“太極拳忽雷架”,認定溫縣為太極拳發源地比較恰當。
   
    和有祿也認為,這平息了陳家溝與趙堡之間的發源地之爭,有利于溫縣太極拳事業的發展。
   
     據鄭福臻介紹,命名儀式和中國太極拳文化研究基地揭牌儀式將在今年8月份召開的中國焦作第四屆國際太極拳年會上隆重舉行。

    【現狀】青少年為什么不太喜歡太極拳?
   
    中華武術門派雖然繁多,但外功拳以少林拳為代表,內功拳以太極拳為代表。
   
    因太極拳具有搏擊、健身、表演、陶冶性情等功能,以其獨特的魅力快速傳播,目前全球愛好者已超過1億人。2000年6月20日,國際武術聯合會執委會通過決議,將每年的5月份定為世界太極拳健身月。
   
    但是目前,真正屬于陳家溝的武術館、武術學校只有兩所,其他還有幾個家庭式的小武場,學校規模普遍較小,溫縣超過500人的太極拳學校只有3家,而登封超過5000人的武術學校就有6家。這是什么原因呢?
   
     原福全告訴記者,一個原因是,許多人認為,太極拳是“老人拳”,太極拳是體操,不能技擊、防身。他也不否認,少林拳給人的感覺是實用性強,并且練起來虎虎生風,青少年特別喜歡。
   
    另一個原因是24式太極拳的推廣。有專家認為,24式太極拳強調了太極拳的健身作用和表演的形式美,但對太極拳技擊的特點未能給予應有的重視。1956年,國家體委組織專家在楊式太極拳基礎上編成了簡化太極拳,因為有24個動作所以稱24式太極拳。楊露禪在陳家溝學拳18年后,在京師授拳,為了適應保健需要,本來就改變了陳氏太極拳中的跌躍、跌叉等高難度動作。
   
    他說,過去關于太極拳的起源和不同門派優劣高下的爭論從未停息過,相互之間不愿交流,嚴重地影響了太極拳的繼承創新。因為沒有相關標準,現在的教學內容五花八門。部分傳承人文化水平低,急功近利,教的是一些空架子。
   
    一些專家建議,現在太極拳的賽事僅限于太極拳表演,沒有對抗性的內容。“一般人都知道太極拳中的‘四兩撥千斤’,但是誰能表現出來呢?”
   
    年輕一代的著名拳師陳大虎、陳二虎和陳有剛等人也有同感。溫縣和式太極拳學會會長和有祿正在組織拳師進行套路方面的創新。

    【出路】太極拳如何找到完善的市場推廣模式?
   
    溫縣太極拳雖然已經成為國際品牌,但太極拳的商業開發卻極其落后。
   
    坐落在溫縣城東五公里青風嶺上的陳家溝有2500多口人,因為太極拳,這里成了一個聞名世界的“太極圣地”。當地民謠道:“喝喝陳溝水,都會蹺蹺腿。”
   
    如今,少林拳成為一項產業,少林寺僅門票每年就賣出近億元。
   
    在這方面陳家溝和少林寺不可同日而語。雖然取材于陳家溝的電影《神丐》和熱播的電視劇《太極宗師》在全國造成了不小的轟動,但帶來的影響顯然無法和《少林寺》相提并論。
   
    1992年,省旅游局提出河南發展旅游要重點打造少林、太極兩個品牌。登封少林寺和溫縣陳家溝都要建武術館。然而,因為種種原因,本應建在陳家溝的武術館選址卻放在了溫縣縣城。
   
     6月21日,記者在陳家溝核心景區太極拳祖祠看到,游客寥寥。一位游客說,他來這里想看太極拳表演,可惜景區內沒有這個項目。
   
     2004年,溫縣大規模投資開發陳家溝景區,制定了《陳家溝旅游發展規劃》,投資3300萬元建成了陳家溝太極拳祖祠景點。今年,又相繼開發太極拳擂臺、太極拳祭壇等工程。可見當地政府對太極文化產業的重視。
   
    1992年以來,該縣成功舉辦了5屆國際太極拳年會。自2000年起,國際太極拳年會由焦作市舉辦。焦作市領導甚至提出了把焦作打造成“著名的中華太極文化城”的宏大設想。
   
    溫縣太極網總經理劉洪其認為,目前太極拳還沒有找到一個完善的市場推廣模式。
   
    原福全認為,現在文化、旅游、體育等部門交叉管理,應像楊式太極拳發祥地的河北省永年縣一樣,專門成立文化旅游開發管理委員會。另外,太極拳如果不以產業化的組織形態出現,將只能流于小打小鬧。
   
     在這方面,陳氏太極拳第十一代傳人陳正雷正在探索,早在2002年,他就注冊成立了河南陳正雷太極文化有限公司,經過幾年運作,已在中國和韓國開了8家太極拳館。他的目的是在全球開300家太極拳館加盟連鎖店,把太極拳做成大產業!(原標題:太極拳的源流之爭與市場突圍)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東方今報 2007-6-27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