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許昌地區人口稠密,幾乎沒有未被人為改造過的地方,歷史上許昌卻有一個野生動物“橫行出沒”的地方,這就是許昌縣的射鹿臺。射鹿臺位于今天許昌市區東北20余公里處。其實,在許昌境內,散落著許多大大小小的土丘,射鹿臺看上去也和尋常的黃土崗沒啥兩樣,但是這里卻發生了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射鹿臺也便隨著這件大事定格了歷史。
東漢末年,曹操挾獻帝都許。一日,天高氣爽,風和日麗,曹操請獻帝圍獵。獻帝接書后,便乘坐逍遙馬,佩戴寶雕弓、金比箭,排駕出城。劉備和關羽、張飛各帶兵刃,引數十騎兵,隨駕通往。曹操騎一匹馬瓜黃彪馬,帶領心腹將校、文武百官,緊跟獻帝之后。
一聲號炮,軍士們排開圍場。曹操與獻帝并馬而行,來到許田,只見草木橫生,虎豹豺狼成群,狐兔鹿獐互相追逐。獻帝馳馬到劉備身邊說:“今天我要看看你劉皇叔的箭法如何。”劉備施禮后上馬,舉目四觀,忽然見草叢中一只兔子在飛快地奔跑。劉備彎弓搭箭,那兔子應聲倒下,獻帝高興的大聲喝彩。
轉過一個土坡,來到了一個占地好幾畝的大土臺前面,荊棘中又跳出一只黃鹿。獻帝急忙搭箭,可是一連三箭均未射中,他對身邊的曹操說:“看你的。”曹操順手接過獻帝的寶雕弓、金比箭,扣滿一發正中鹿背,那鹿當即倒在草叢中。一群拾獵物的軍校跑上前去。一看是金比箭射中黃鹿,都認為是獻帝所射,便齊呼:“萬歲,好箭法!”曹操一見,猛抖韁繩,縱馬跑到獻帝面前,結束將校百官的祝賀。
曹操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許多人的不滿。劉備身后的關于更是怒發沖冠,他圓睜丹鳳眼提刀拍馬,要沖上去斬了曹操,因劉備暗示阻止,他才只好忍氣勒住馬韁。劉備欠身向曹操稱贊道:“丞相的箭法如神,沒人能比得了!”曹操得意的笑著說:“這不過是托天子的洪福而已。”說罷才回馬向獻帝稱賀,但卻不歸還獻帝的寶雕弓,竟自己懸帶在身上。
圍獵完畢,返回許都的途中,劉、關、張帶兵在離許田十里地的“陳記”小店里歇息時,紛紛議論著許田射鹿時曹操狂妄自大、欺君犯上之事……
后來,人們就把獻帝和曹操許田射鹿的大臺(約540畝)稱為“射鹿臺”。至今射鹿臺的故事還在民間廣為流傳。(原標題:曹阿瞞許田打圍——射鹿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