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10日訊 記者黃維攝影報道:為喜迎我國首個“文化遺產日”,“中華遺產論壇――太昊陵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啟動儀式暨中華伏羲文化論壇開幕式”今天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此舉標志著淮陽太昊陵廟正式走上“申遺”之路。
在此次論壇上,與會的專家學者以“太昊伏羲氏作為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的重要意義”為主題展開討論、并從“論太昊陵廟申報世界遺產的重要性”、“龍的傳人”、“萬姓同源”、“八卦與伏羲”四個方面對伏羲文化進行深入細致的探討,就中華民族的始祖是太昊伏羲還是炎黃展開熱烈論辯。
據悉,中華遺產論壇是目前中國遺產界最高層次、最大規模的專業論壇。全國政協常委、中華民族文化促進會主席高占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文化遺產保護官員杜曉帆、國家文物局古建筑專家組組長羅哲文、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院長馮其庸等專家出席今天的論壇開幕式。
背景介紹:
始建于公元前6世紀的河南淮陽太昊陵是中華民族人文始祖太昊伏羲氏的陵廟。太昊伏羲氏時中華民族世代敬仰的人文始祖,居“三皇之首”、“百王之先”,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第一位帝王。在中華民族的文明史上,6500年前甚至更早的時代,是以龍為圖騰的伏羲時代,這個時代標志著古老的中華民族從蒙昧步入文明。1996年,太昊陵廟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在文化部公布的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太昊陵人祖祭典也被名列其中。(原標題:太昊陵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今天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