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九九重陽“老人節(jié)”的尊老 敬老 愛老 助老

2013/6/17 15:14:57 點擊數: 【字體:


    重陽節(jié)又是老人節(jié),敬老節(jié),九九重陽與“久久”同音,包含有生命長久、健康長壽的寓意。我國在1989年將每年的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jié)”、“敬老節(jié)”,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06年5月,該民俗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敬老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數千年代代相傳。敬老的傳統(tǒng)誕生于漫長的農耕社會,那時生產生活經驗主要靠時間的積累,老年人往往比年輕人更有經驗,年長者受到更多的尊重,人們相信年長者閱歷豐富,見多識廣。
  
    事實上,老人也往往能夠對世事做出更理性、更明智的判斷,俗語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在傳統(tǒng)中國,家庭是社會的基本單元,也是維系血緣親情的最重要紐帶,老人作為家庭的創(chuàng)造者和培育者,他的存在就是對家族內在一體關系的證明,愛護老人與愛護家庭幾乎是同義的;同時在過去國家被視為家族親緣關系的放大形式。人們認為,一個人對父母不孝,就必然會對國家不忠;對長者不仁,就必然會對天下不義。這樣,是否敬老就成了衡量一個人是否具有社會公德的標準。
  
    孔子認為“今之孝者,是謂能養(yǎng),至于犬馬,皆有所養(yǎng),不敬,何以別乎?”(《論語》)。意思是說,作子女的,如果僅是能養(yǎng)父母,并不尊敬他們,更不能以和顏悅色的態(tài)度對待他們,這不算真正孝敬老人。
  
    在當代,傳統(tǒng)中國聚族而居、男耕女織的社會條件已經解體。家庭成員各有不同的職業(yè),有的在鄉(xiāng)村,有的在城市,甚至分布在不同的國家,天南地北,聚少離多,但家國情依舊;同時在這個信息爆炸、社會節(jié)奏加速運轉的時代,人的知識每天都需要更新,但老人的智慧和經驗依然不容質疑。多少年來,重陽節(jié)依然是全球華人一個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一份心靈的溫馨守望。不管在海角還是天涯,在這一天,人們都愿意為老人送上一個祝福。
  
    關愛老人不僅是重陽節(jié)的傳統(tǒng)習俗,也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老人們希望能獲得子女的更多關注,與子女多一點交流。“常回家看看”、“多打打電話”成為重陽節(jié)老人們提出的最強烈的愿望,多給老人們一些精神關愛。同時,還要營造敬老助老的和諧社會氛圍,整合社會資源,積極興辦老年公益服務產業(yè),營造寬松環(huán)境,煥發(fā)老年人的生命活力。“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祝愿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樂。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2012-10-22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