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大蒜走天涯
2013/8/16 18:00:25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省中牟縣的中牟大蒜以其色正味鮮、瓣大不裂等優良品質,被譽為“宋城大白蒜”而享譽海內外。近兩年來,中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在全縣推廣標準化種植技術后,中牟大蒜的產量、品質更是大幅度提高,產品俏銷美國、加拿大、日本、泰國、香港等16個國家和地區。
中牟縣是全國有名的大蒜生產基地,多年來種植面積均保持在1.33公頃,年產商品蒜20多萬噸,一直是國家商品蒜出口基地。由于大蒜種植有一定的技術要求,雖然蒜農在長期的種植過程中摸索和積累了一些經驗,但一直處于各行其事的零散狀態,未能形成科學的統一的生產技術規程,從而嚴重制約了中牟大蒜的產量和質量,也影響了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使得蒜農增產不增收。1999年,中牟縣質量技術監督局圍繞縣委、縣政府推進農業產業化的戰略中心,決定以中牟大蒜為突破口,開展標準化種植技術的試點和推廣工作。
他們從河南省農校、中牟縣農業局、科委及各鄉鎮邀請專家、學者和農技人員,組成《大白蒜生產技術規程》編制小組,采取領導、專家、蒜農三結合的方式,從全縣20個鄉鎮中搜集大白蒜種植技術資料,并精心整理。當年8月,中牟縣農業地方標準《大白蒜生產技術規程》編制完成。當年9月,便在該縣韓寺、官渡兩鎮的333公頃大田作為試點進行標準化種植。
在實施大蒜標準化種植的過程中,中牟縣質量技監局注重抓好技術培訓和跟蹤服務工作。他們組織大蒜標準化種植宣講團,采取舉辦學習班、深入田間地頭現場指導等形式,向蒜農灌輸大蒜標準化種植技術。該局還結合大蒜標準化種植中的具體問題,自籌資金編印了《中牟縣大蒜標準化種植技術手冊》,免費發送到蒜農手中。經過不同形式的技術培訓,蒜農不僅掌握了測土配方施肥、適時早播、節水灌溉和病蟲害防治等實用技術,而且標準化意識普遍提高。經過兩年的標準化種植實踐證明,按照《大蒜生產技術規程》種植的中牟大蒜,其產量和質量都得到明顯提高,優質品率由原來的40%提高到55%,蒜農得到了增收10%的實際效果。(孫中杰)【原標題:中牟大蒜走天涯】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質量新聞網 2001-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