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guān)信息 >> 文化遺產(chǎn) >> 瀏覽相關(guān)信息

一位老人的渡口情結(jié)

2013/9/13 9:41:58 點擊數(shù): 【字體:


一位老人的渡口情結(jié)

一位老人的渡口情結(jié)
 
  核心提示會興渡位于三門峽黃河南岸的會興鎮(zhèn),古代因其地勢險要,曾是豫西、晉南物資交流的水上通道和軍事要地。新中國成立后,膾炙人口的新聞報道《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中描寫的黃河夜渡情景就發(fā)生于此地。從曾經(jīng)繁忙的黃金通道,演變成荒涼的歷史遺址,會興渡留給我們太多的思考,其反襯了三門峽和運城交往合作的日益加強,印證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和社會進步。值得一提的是,會興渡留下的不應是空洞的歷史符號,其厚重的精神財富值得永遠銘記和發(fā)揚。

  “想了解會興渡,那一定要采訪張君厚老人。”三門峽市水文局辦公室人員告訴我們。遵照他們的建議,我們輾轉(zhuǎn)了近3個小時,終于找到了正在渡口散步的張君厚。老人現(xiàn)在78歲,滿頭銀發(fā),精神矍鑠。面對著熟悉的渡口,老人打開話匣子。

  經(jīng)歷渡口繁華

  張君厚老人的父母都是老船工,老人小時候就跟著父母在擺渡船上討飯吃,1948年成為一名燒火的船工。新中國成立后,老人成了三門峽市水文局的職工,1975年退休。退休后居住在會興鎮(zhèn)。

  “舊社會,這里比舊城區(qū)都熱鬧,光商人就有幾百戶,沿街布滿了錢莊、布莊。賣小吃的、賣煙葉的到處都是,那時貨郎沒有車,都擔著挑子。”在老人平靜的描述下,記者眼前出現(xiàn)了這樣一幅場景:會興渡每天船來船往,兩岸碼頭熱鬧非凡。商人們將鹽、棉、糧、布及煤源源不斷地從渡口運進運出。兩岸建起很多旅館和商店,不分晝夜地營業(yè),生意相當紅火。

  老人依稀記得,有天晚上出門買東西,剛到大街上就驚呆了,大街上到處都是馬車,馬車上是堆積如山的大包。“那時候我一著急,就直接爬上馬車,一路上踩著大包去了。”老人揮了揮手說。

  新中國成立后,由于來往的客商少了,渡口也漸行蕭條。“船都是木船,沒法過汽車,過的人也少。”張君厚說,他印象中那時一天跑三四趟,過一次船三角錢,“本地人過全不掏錢。”

  當時航運站有20多條木船,從渡口到對岸,順水,十幾分鐘就到。返回時,有風就扯帆,沒風靠纖夫?qū)⒋缴嫌危夙標拢袝r要一個多小時。

  1957年,三門峽大壩開工,張君厚老人著實忙了一陣。“修大壩要用船運材料,我們主要是運送石膏、磚、瓦。那時候干工作都是搶著干,沒有人會偷懶。”張君厚說,“1961年三門峽大壩建成后,黃河水也清了,風浪也小,不用操心河水深淺了。”

  上世紀60年代,會興渡有了機船,開辦輪渡汽車業(yè)務,當?shù)厝朔Q“自動波”。“機船的運輸能力大,來回也省時,渡船生意也好了。”

  改革開放后,渡口愈加繁忙了。“那時候在渡口上班的人非常吃香,貨多船少,許多貨主為了能早一點過河出貨,往往要說盡好話。”老人笑容滿面。

  見證其衰落

  對于渡口現(xiàn)在的場景,老人指著河水說:“你看,現(xiàn)在這哪有渡口的樣子。”記者放眼望去,眼前的渡口和普通的黃河岸邊沒有太大的差別,絲毫看不出曾經(jīng)有過的繁華和興盛。黃河水在微風的吹拂下平緩東流,仿佛在訴說著一段沉淀已久的歷史。

  會興渡的衰落緣于三門峽黃河公路大橋的建成通車。隨著經(jīng)濟的發(fā)展,人員交流來往的頻繁,兩地貨物流量的增加,會興渡越來越跟不上形勢發(fā)展的需要,在黃河上修建一座大橋已經(jīng)成了三門峽和運城兩地的迫切需要。大橋建設(shè)項目于1986年3月晉陜豫黃河金三角經(jīng)濟協(xié)作區(qū)第一次會議上正式申請?zhí)岢觯髽蛴?993年12月30日正式通車。

  黃河公路大橋建成后,渡口就逐漸衰落了。“船渡局限性太明顯了,人工擺渡風險大,別看黃河表面波瀾不驚,下面都是漩渦,所以自古有黃河不夜渡的說法。雖然渡口從1960年就有了機船,但是各方面都不能跟公路比。”說起渡口衰落的必然性,當了大半輩子船工的張君厚老人說出了自己的切身感受。

  在黃河大橋通車后的幾年里,渡口漸漸趨于寂寥。會興鎮(zhèn)一下子失去了受寵的資本。但是這幾年隨著三門峽市區(qū)的不斷擴大,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像所有大城市邊緣的鄉(xiāng)鎮(zhèn)農(nóng)民一樣,會興鎮(zhèn)的農(nóng)民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進廠打工,有的靠出租房過日子,會興鎮(zhèn)又恢復了生機和活力。

  傍晚時分,三門峽黃河大橋在夕陽的襯映下顯得異常壯觀。川流不息的車輛昭示著豫晉兩地聯(lián)系是那樣的緊密。三門峽和運城兩地的人們在充分享受現(xiàn)代交通便利的同時也許不曾想到,如果時光倒流至1994年以前,要走到黃河對面可能相當費時。

  期待船工號子再現(xiàn)

  談起擺渡黃河的細節(jié),老人說得最多的就是黃河船工號子,并伴隨著手勢,喊出聲來。

  張君厚介紹說,一個擺渡貨船上一般有13個人,1個是艄公,兩個攔頭,10個人拉船。在這13個人中選擇一個經(jīng)驗豐富、嗓門大的人出任號頭,根據(jù)行船中的情況來領(lǐng)號。這些號子名稱有的取自具體工作,如起錨號、搭篷號;有的取自工作中的形體特征,如撐篙時的跌腳號、調(diào)頭時的帶沖號;有的按曲調(diào)節(jié)奏快慢來劃分,如騎馬號、綿羊號。

  對于即將消失的三門峽黃河船工號子,老人惋惜的表情寫滿了臉上。老人說,這些年,他一直有個心愿,期待有一天能再現(xiàn)三門峽黃河船工號子,給后人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

  隨著老船工的相繼離世,他越發(fā)感到一種危機感。老人去年曾打電話到潼關(guān)、鞏義等地,尋找退休回鄉(xiāng)的昔日伙伴。但由于平常聯(lián)系不多,老人未能如愿。

  “如果各方面條件允許,我準備親自去一趟,爭取早日讓渡口重現(xiàn)黃河號子。”老人信心滿滿。

  老人的想法也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三門峽湖濱區(qū)文化館館長王慶立認為,三門峽黃河船工號子具有深厚的藝術(shù)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是船工們在戰(zhàn)天險、克萬難時發(fā)自肺腑的強音,在高度濃縮中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精神特征。

    在三門峽市旅游局采訪,相關(guān)人員也告訴記者,黃河會興渡本身就是古代陜州八景之一,如果能讓三門峽黃河船工號子情景再現(xiàn)作為旅游景點設(shè)置于黃河岸邊,讓世人欣賞到這種獨特的民俗風情和極具感染力的人文景觀,這對于提高三門峽的城市形象,增強三門峽的城市魅力具有積極的意義。【原標題:一位老人的渡口情結(jié)】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大河網(wǎng)-河南日報 2011-02-27 作者:孫欣 吳燁
0
相關(guān)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商都網(wǎng) 中國網(wǎng)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wǎng) 新華網(wǎng)河南頻道 河南網(wǎng) 河洛大鼓網(wǎng) 河南豫劇網(wǎng) 河南省書畫網(wǎng) 中國越調(diào)網(wǎng) 中國古曲網(wǎng) 博雅特產(chǎn)網(wǎng) 福客網(wǎng) 中國戲劇網(wǎng) 中國土特產(chǎn)網(wǎng) 河南自駕旅游網(wǎng) 中華姓氏網(wǎng) 河南農(nóng)家樂網(wǎng) 中國旅游網(wǎng) 吳氏網(wǎng) 秦氏網(wǎng) 中華舒氏網(wǎng)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網(wǎng) 族譜錄 福客民俗網(wǎng) 文化遺產(chǎn)網(wǎng) 秦腔戲曲網(wǎng) 中國晉劇藝術(shù)網(wǎng) 揚州揚劇網(wǎng) 梨園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