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地坑院營造技藝亟待保護
2013/9/13 10:23:53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在河南陜縣有一種獨具特色的民居景觀——地坑院。2011年,“地坑院營造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在陜縣仍留存有近萬座地坑院,其中最古老的有200多年歷史,但是這種民居景觀遭到破壞、廢棄情況嚴重,該營造技藝也亟待保護。
地坑院又稱天井窯院,是由原始人類的“穴居”發展而來,是1000多年前就有文字記載的民居形式,多沿地面向下挖掘6至7米,形成大小不等的方形深坑,然后在四壁鑿出8至12孔窯洞,其中一孔通過斜坡式甬道延伸至地面,供居民出入,另有碾磨窯和水井等設施。地坑院四周有矮墻,以防止雨水倒灌和人畜墜落。
據悉,陜縣北營村現存81座地坑院,有128戶村民目前仍住在地坑院內。但由于風雨侵蝕、年久失修、土地規劃和農民生活方式的改變,僅去年就有5座地坑院被廢棄。去年夏季的一場特大暴雨,造成全村30%左右的地坑院出現不同程度的坍塌。更令人擔心的是,隨著建筑實體的消失,“地坑院營造技藝”也正瀕臨失傳。雖然已成為國家級非遺項目,但由于地坑院很少再建,老藝人的營造技藝基本失去了用武之地。
其實,北營村只是近年來地坑院逐步消失的一個縮影。當地村干部說,旅游開發是目前能實現的唯一保護對策。目前,村里正在與有關單位和投資商洽談合作項目,希望能通過田園生態旅游開發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和生活水平,進而達到對地坑院進行活態保護的目的。【原標題:河南地坑院營造技藝亟待保護】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中國文化報 2012-02-21 作者:王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