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文化遺產 >> 瀏覽相關信息

觀星臺:嵩山天下之中

2014/1/10 10:53:16 點擊數: 【字體:


    在世界文化遺產新成員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觀星臺以其獨特價值在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據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為“天地之中”的重要歷史見證。

  著名古建筑專家張家泰說,基于農牧業發展的需要,我國的天文學很早便發生和發展起來,歷史上涌現出一些著名的天文學家,他們為了得到精確的天文數據,不斷地改進測量日景的儀器。元朝至元年間在河南嵩山古陽城修建的觀星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觀測天象建筑之一,是具有世界性價值的科技建筑。

  觀星臺位于登封市告成鎮,同周公測景臺、周公廟一起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現存建筑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測景臺、周公祠、觀星臺、帝堯殿等中軸線建筑和明清碑刻17通。

  申遺工作開展以來,登封市拆除了距其不遠的一個小火電廠,搬遷了一個村莊,使一度位于喧鬧集鎮的觀星臺恢復了古代觀測天象時的“空寂”場景。

  張家泰說,據文獻記載,最早在西周初年(約公元前1037年)的時候,周公意欲遷都洛陽,但遇到了各種勢力的強烈反對,于是決定測日影定“地中”,為遷都洛陽尋找天象根據。

  周公認為,8尺的圭表,夏至日正午時分在太陽下的影子為1尺5寸,便是“地中”。歷經測量,他在登封告成鎮找到了“地中”,創立了“天地之中”學說,此后千年,無人質疑。

  唐玄宗開元十一年(公元723年),由太史監南宮說仿周公土圭舊制,建成了目前依然保存完好的石圭、石表式的周公測景臺。

  距測景臺不遠的觀星臺,建于元世祖至元十三年至十六年。郭守敬通過在觀星臺的實地觀測,于至元十七年編制出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歷法--《授時歷》,其精確度與現行公歷僅相差26秒,創制時間卻早了300年。

  “天地之中”學說,確立了嵩山是天地的中心,中國早期王朝將這里作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權神授。據統計,從周武王開始至清末,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以“天地之中”理念為動力,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熱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

  張家泰說,周公測景臺和觀星臺是中國人智慧和天才創造力的體現,充分驗證了“天地之中”的信仰,是科學、宗教與政治相互作用的產物,代表著世界天文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多位國外專家考察后為之驚嘆,認為這是世界上少有的保存完整的科技實物。記者桂娟【原標題:觀星臺:嵩山天下之中】

責任編輯:C009文章來源:新華網 2010年11月12日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