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理念
為全面展示洛陽13朝古都的悠久歷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該設計方案在設計理念上突出了五個方面:
一,都城文化。洛陽先后有13個朝代在此建都,是我國建都最早、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時間最長的歷史文化名城。設計方案將屋頂按功能劃分為13個部分,象征在洛陽建都的13個朝代。同時,連綿起伏的屋頂形象,也再現了洛陽歷史上作為都城的恢宏氣象。
二,遺址文化。由于歷史上戰爭及人為破壞,洛陽大量的文化古跡都沉寂于地下,通過后來的考古發掘展露于地,遺址文化是洛陽的重要特征。方案通過在建筑墻身及屋頂設置不規則的采光孔來暗示這一主題。
三,河洛文化。河洛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源泉、河圖洛書是河洛文化的代表,被譽為中國先民心靈思維的最高成就。方案通過對屋頂的拓撲組合,變化抽象地表現了河圖洛書的意象,并在博物館南面設計了以“河圖洛書”為主題的綠化廣場。
四,園林文化。除了城市的輝煌成就外,洛陽園林也是我國古代園林藝術的奇葩。新館設計在空間布局上充分吸收了園林布局手法,結合展覽流向設置了不同位置、大小、特色的內庭園和采光天井,使游人在參觀中始終保持與自然的親密接觸。
五,地理形勝。附樓的形體處理采用地景手法,解決了主體與陪襯的形體關系,形象地再現了洛陽城市選址背負邙山、南望伊闕的地理特征。
大型活動
洛陽2009年世界郵展
洛陽2009年世界郵展從2009年4月10日開館,拉開了集郵界“奧林匹克盛會”的序幕。為期7天的展覽期間,新落成的洛陽博物館新館將接待來自世界各國的集郵愛好者。
開館儀式在洛陽博物館新館門前廣場隆重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白立忱,國際集郵聯合會主席約瑟夫·沃爾夫,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名譽主任何魯麗,原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原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名譽主任張懷西,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中共河南省委書記、河南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徐光春,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郭庚茂,萬國郵政聯盟國際局副總局長黃國忠,國際集郵聯合會理事、中國2009世界集郵展覽顧問鄭炳賢,河南省政協主席王全書,亞洲集郵聯合會主席蘇拉吉·恭瓦塔那,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先生,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劉安東,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會長楊賢足,國家郵政局副局長徐建洲、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國華、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常務副會長譚小為,中共洛陽市委副書記、洛陽市人民政府市長郭洪昌,以及國際集郵聯合會和中國2009世界郵展組委會、執委會成員,國內外特邀嘉賓,國內外參展郵政部門和郵商代表,30個省、市、自治區代表團代表、60個巡郵城市代表團代表,60位郵票設計家等參加開館儀式。
國際集郵聯合會主席約瑟夫·沃爾夫在儀式上致辭。他說,這次世界集郵展覽在美麗的牡丹花城洛陽新建的博物館展出,令我感到無比驚訝:悠久的歷史、美麗的城市、熱情的人民、輝煌的展館,每一項都足以令人陶醉。
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
由國家文物局、河南省人民政府主辦的大遺址保護洛陽高峰論壇、秦漢—羅馬文明展、中國古代都城文明展,洛陽珍寶展系列活動2009年10月31日到2010年1月15日在洛陽博物館新館舉行。
來自世界40大知名博物館的500余件“頂級藝術瑰寶”31日將集中亮相洛陽博物館新館。這些珍貴文物包括羅馬博物館 “鎮館之寶”女孩與鴿子雕塑、華夏第一爵——乳釘紋銅爵等,其中女孩與鴿子雕塑是首次來到中國。
秦漢-羅馬文明展是中國政府與意大利政府間第一個文物交流合作項目,它將突出“和而不同”的主旨,通過展示中意兩國71家博物館的約500件珍貴文物,再現公元前3世紀到公元2世紀之間,雄踞世界東西的秦漢、羅馬帝國的輝煌文明。兩大文明的瑰寶同臺對話,氣勢磅礴的展覽有如一幅浩瀚的歷史畫卷,啟發人們以開放和兼容的文明觀面向世界,在多元文化共存中前行,在交流融匯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推進人類和平與發展進程,創造更加和諧美好的世界。
中國古代都城文明展由北京、洛陽、西安、南京、杭州、鄭州、安陽、開封等八大古都共同舉辦。這些歷史上的都城所發生的滄桑巨變、興衰沉浮是中國5000年歷史發展的縮影,一副副實物構成的都城史畫卷,從不同側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八大城市聯袂展出,開創了我國古都歷史文化集體亮相的先河。
大遺址保護成果展展示了我們祖先長期從事各種活動的遺存,體現著我國古代先民杰出的創造力,直接體現了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起源與發展,是構成中華五千多年文明史史跡的主體。
洛陽珍寶
200件珍貴文物,是從洛陽1.8萬件館藏文物精品中精挑細選出來的“寶中之寶”,來自洛陽數十家不同的博物館和保管單位。據布展工作人員介紹,其中20 件國寶級文物有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青銅器之一——被譽為“華夏第一爵”的乳釘紋銅爵,有“華夏第一龍”之稱的綠松石龍形器,有洛陽目前唯一的周王自作器 “王作銅鼎”等。(原標題:去洛陽博物館新館 感受《河洛文明》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