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佗墓前說報應
2012/4/11 17:37:41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華山腳下玉泉院內,矗立著一座墓碑,書“神醫華佗之墓。”由于石質較差,雖年代并不久遠,卻已斑駁陸離,全沒了原來字跡。雖據史稱只是一座衣冠冢,但畢竟還是留下了一供們憑吊的載體,也算是對這位祖醫學鼻祖的一點安慰了。
華佗,字元化,漢末譙[今安徽亳州],生長在我歷史群雄割據的三時期。命運使然,一代醫神遇了一代梟雄曹操。如果這兩位亳州老鄉能夠配合默契,則三史或會改寫也未可,偏偏兩位高目,曹操殺了華佗,留下了千古遺恨,至今憑吊空牢*。
操有一子沖,自小聰慧過,在諸子中鶴立群。稱象之事發生在他五歲時,足見此時才智已及。他的兩個哥哥丕和植,雖也聰明過,但都是因拜了兩個有才能的老師和幾個高參,才勉強應付得了曹操隨時的考察提問,而他則很能準確把握父親的心理,用理感化他,用事例影響他,用智慧說服他,深得父親喜歡。英明如曹操,對幾個兒子的才智是心知肚明的,因而對沖寄托無限希望也就不難理解了。甚至連后來的魏文帝曹丕也承認:若弟弟在,魏誰當家還很難說。
然而天不助曹公,建安十三年,也就是曹沖十三歲那年,有一天他忽然病了,此時正值曹操殺發作,剛剛批殺了另一個名孔融。也就是說孔融斃命之,正是曹沖病危之時。殺完孔融匆匆趕回家,曹沖已不醒事,不久就不治而亡了,至死也沒有和父親說一句話。這個孔融系孔子二十世孫,為漢末大名士,四歲讓梨,比神童曹沖稱象時還小一,殺這樣的難免引起很大的震動,當時有術士說曹沖之死實為誅殺圣后裔之報也。此說無正史記載,也無科學依據,不足為信,而真實可信又有正史記載的是曹操平生第一次后 悔了----悔殺華佗。要說曹沖不過是重感冒并發癥而已,如華佗在應該是完全可以治愈的,這位可以號令天下的杰出政治家怎么也沒有料到,在殺華佗幾年后也殺了自己的兒子,而且是一個可能改寫歷史的一代英主。這樣的巨痛不僅僅出自一位父親,更出自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難怪連歷來做事不后悔的的他也后悔了。
也就在此年冬天,劉備孫權發難,他還沒有咽下喪失子的悲痛,又匆匆踏征程,于是又遭遇了平生最大的慘敗----赤壁之戰,是為決定命運的災難,對他的精神打擊是極其沉重的。按照中吉兇之說的觀點,說此為喪子之不幸的延續,應該是合乎邏輯的。
天下歸心的機緣也許就這樣不可挽回的失去了,后果也許他已有所感應,,難怪他寫了誰也不理解的詩句:繞樹三匝,無枝可依。(原標題:華佗墓前說報應)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煙雨紅塵 作者:堯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