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幾分華佗墓
2012/4/11 17:47:10 點擊數:
【字體:大 中 小】
河南的一位朋友寫了一篇游華佗墓的游記,文章中所寫的是河南許昌的華佗墓。其墓坐落在許昌市北10公里的小清河畔,墓高5米,周圍30余米。在當地的傳說中,流傳著兩種版本,其一就是我們知道的正史了,華佗治好曹操的頭疼病后,曹操將華佗封為侍醫。然華佗思念親人,即以家中老母患病為由告別還鄉,在鄉村陌坊為百姓看病。曹操曾多次催促他回朝,他未從命。曹操大怒,將他抓回許昌殺害。華佗臨終時囑咐獄卒,將他的尸體葬在清水河畔,以示清白。
其二就是民間傳說了,相傳曹操將華佗入獄后,有一獄卒同情華佗,幫他逃出監牢。曹操發覺后立即派兵追殺。一直追到許昌城北小清河邊,發現華佗鉆入蘆葦叢中,曹兵將蘆葦重重圍困。正在這時,恰有一牧童趕羊群經過,牧童忙脫下皮襖,讓華佗翻穿上混入羊群。曹兵搜不到華佗,便在羊群中亂砍亂殺,華佗遂被砍傷。曹兵走后,華佗醒來,看到慘景,他掙扎著站起來,在死羊中接頭對尾,施展神醫法術。羊兒被救活了,華佗因流血過多,躺在小清河邊長眠了。人們因敬佩華佗的人品和醫術,每逢清明時節,前來添土修墓的人絡繹不絕。
我看了后就說,在我們徐州也有一華佗墓,相信它的傳說不比許昌的華佗墓遜色。河南的那位朋友尤是不服,仗著他北京魯迅文學院的金字招牌,斷然的認為我是胡說。于是,我就對他講了,華佗遇難后,他的一個徐州籍徒弟樊阿,將他的頭顱偷偷運回徐州安葬。據《徐州府志》記載,明代徐州知州楊節仲修山川壇時,掘地得一首骨,其大異常,疑是華陀之首,于是筑墓葬之。后人為紀念華陀,在其墓旁建華祖廟,廟內建大殿三間,坐西朝東,系青磚合瓦的明清建筑,并建有專存醫典的青囊樓。
雖然我知道這段典故,但徐州的華佗墓我一直無緣親近,一方面,華佗墓在十年浩劫期間被破壞殆盡,現僅存石碑兩塊,其中一塊刻有“后漢神醫華佗之墓”八個大字;另一個方面就是華佗墓的遺址,坐落于機關和學校的籬墻之內,并不是多么地方便游人的瞻仰。然華佗和徐州的關系,根本的令我的托詞都不能成為理由,在陳壽所撰的《三國志·方技傳》中開篇就是“華佗字元化,沛國譙人也。一名旉。游學徐土,兼通數經。”
好在前不久,西游華山的時候,在玉泉院古木遮掩的院落之中,我終于參拜了又一處華佗古墓,也算是了卻了一樁宿愿。原來,相傳華佗與華山道士魯女生相交甚厚,華佗死后,魯女生便將華佗留存他處的衣冠葬埋筑墳紀念,由此,才在華山腳下的玉泉道觀里,增添了又一座紀念華佗的衣冠冢。而那苔銹斑斑的“漢神醫華佗之墓”的高大石碑,經風沐雨,承載著后人對華佗的景仰,靜靜的直立著。(原標題:天下幾分華佗墓)
責任編輯:C006文章來源:我的搜狐 作者:錦衣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