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樣的“一家之言”,記者采訪了南陽楹聯學會常務理事唐金清。他告訴記者,“長遺恨”對聯,上聯末尾字與下聯末尾字的平仄確實有問題。但業界對楹聯也有兩種分法,遵循格律的叫“律聯”,不遵循格律的叫“非律聯”,楹聯格式也可放寬。
河南文化產業網9月7日消息:懸掛于南陽臥龍崗武侯祠博物館大門口兩側的兩副楹聯,已經20多年了,本地人對它已經司空見慣。
“上聯收于仄聲,下聯收于平聲是楹聯創作的固定要求。按此規則,臥龍崗大門懸掛的兩副對聯,存在著種種瑕疵,甚至是常識性的錯誤。”第七屆全國農運會迫在眉睫,不時有到南陽參觀的外地聯友質疑武侯祠博物館大門口兩副對聯的聯律問題。
市民質疑——
楹聯用詞不講聯律
年近八旬的李宗芫是河南省書協會員、南陽書畫院副院長,退休前在武侯祠博物館工作,業余時間全部用于南陽對聯的整理、鉆研上,他也是最早挑出這兩副楹聯“毛病”的人。
李宗芫認為,這兩副對聯,文句凝練,書法精湛,寓意深遠,指點江山,評述人物,但形式上都有問題。對聯的關鍵是詞性相對、位置相同,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綜觀大門中間“ 可托六尺之孤”一聯的上下聯,詞性不對,上聯末尾與下聯末尾的平仄也不對。完全違反了對聯規律。
上聯下聯位置顛倒
李宗芫表示,大門兩側的“長遺恨”對聯,對仗略有瑕疵,尚可算“寬對”,但上聯末尾字與下聯末尾字的平仄不對。而上聯尾字用仄聲、下聯尾字用平聲,是楹聯創作最基本的要求,有楹聯知識的人一對照就能發現。建議將上下聯顛倒位置。
專家回應——
楹聯格式可以放寬
對于這樣的“一家之言”,記者采訪了南陽楹聯學會常務理事唐金清。他告訴記者,“長遺恨”對聯,上聯末尾字與下聯末尾字的平仄確實有問題。但業界對楹聯也有兩種分法,遵循格律的叫“律聯”,不遵循格律的叫“非律聯”,楹聯格式也可放寬。
對此,武侯祠博物館館長柳玉東表示,如果有修改的必要,將報省文物局批準。他同時表示,如果能在對聯這樣的細節上,多聽聽專家的意見,留下的遺憾就會少些。【原標題:南陽武侯祠博物館對聯格式似乎有問題是否要更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