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4月28日,伴隨著歌曲《八月桂花遍地開》的優美旋律,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在信陽落成開館。從此,鄂豫皖輝煌的歷史得到了更好的保護。
【落成】 江澤民題寫館名
2007年4月28日,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在信陽落成。江澤民同志親自為紀念館題寫館名。全國政協副主席張思卿,省委常委、組織部長葉冬松共同為鄂豫皖革命紀念館揭牌。
鄂豫皖是革命的搖籃。這里是土地革命時期黃麻起義的策源地,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四軍的根據地,也是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的主陣地。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占地面積約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約6200平方米,建筑總高度16米。首次全面系統、生動形象地展現了鄂豫皖革命老區30年的光輝歷史。
【展示】 陳列千余幅珍貴照片
鄂豫皖革命紀念館的設計別具一格。整個建筑以紅色為基調,以千里躍進大別山的“千”字為建筑造型,以百位將軍雕像和鄂豫皖紅色根據地地圖、30萬烈士英名為墻面浮雕。展現了信陽厚重的革命歷史,反映了戰爭年代老區兒女創造的光輝業績。
陳展內容按時代順序,展示珍貴照片1000多幅,文物310多件,采用了多種多媒體技術手段。全面展示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形成、發展和不斷壯大的過程。
【開放】 已免費接待20多萬游客
為擴大社會影響力,從去年4月24日開館至今,紀念館作出承諾,對現役軍人、70歲以上的老年人、殘疾人、學校組織的未成年人實行免費參觀。并針對不同群體的特點,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降低開放門檻,擴大教育的覆蓋面。
去年“五一”長假期間,紀念館免費向社會開放,平均每天有1.5萬人走進紀念館,接受紅色教育。截至目前,已免費接待游客20多萬人次,大大拉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李雅靜)【原標題:鄂豫皖革命紀念館:信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