賢隱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為豫南“四大名剎”之一。民國時期曾與少林寺齊名,被譽為“中原五大寺”之一。賢隱寺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湖東開發區西北部的賢山村,距信陽市12公里。賢隱寺系齊梁年間在松和尚始建,因此寺建在東漢孝廉周盤隱居處,故名“賢隱”。
賢隱寺的人文歷史
賢隱寺規模宏大,結構嚴謹,寺內有五間12柱的韋馱神殿和巍峨輝煌的大雄寶殿。寶殿的前檐上懸掛著巨幅匾額,上有民國初年寺院主持慕西和尚親筆所提的“大白牛車”四個大字。大雄寶殿之后有藏經閣,寶殿東側通過一個八角門洞,便是題名為“雨華深境”的禪房所在。此外,還有僧舍、客房、倉庫、廚房等百余間。千百年來,歷代文人墨客在游過賢隱寺后,均留下膾炙人口的詩句。
明人袁洪有詩曰:“石徑蒼苔入遠山,煙霞深處隱禪關。五更梵語聞天上,六月秋聲滿樹間。洞口龍歸云漢漢,巖前虎臥水潺潺。昨來因結東林社,也得僧家一日閑。”【原標題:中原五大寺之一賢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