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千里走單騎 東嶺關是否存在

2014/5/13 17:06:29 點擊數: 【字體:


 

    【緣起】
   
    關羽千里走單騎,目的是到河北(黃河以北)與依附袁紹的兄長劉備會合。他從許昌灞陵橋辭別曹操,開始了著名的 “繞圈運動”,這項運動的第一站,就是東嶺關,從這里,他轉道洛陽。這也是他過五關斬六將中的第一關。
   
    這個第一關究竟在哪里?現狀如何?關羽又是如何經過這里的?

    東嶺關讓人很困惑
   
    離開許昌灞陵橋,我們的下一站是白沙水庫的東嶺關,在禹州西北30公里處,離許昌也不過70多公里。這是一次令人忐忑的行程。
   
    按照《三國演義》的描述,關羽千里走單騎,目的是去河北(黃河以北)與依附袁紹的兄長劉備會合。灞陵橋送別之后,他徑直取道洛陽,所過的第一關就是東嶺關。
   
    東嶺關是一處詭異之地,按照元代《三國志評話》的說法,關羽千里走單騎時,所走關口并沒有東嶺關的名目;而羅貫中借用其故事,將關羽從長安出發的史實改為從許昌出發,大筆一揮在許昌與洛陽之間添加了東嶺關。
   
    東嶺關是實有其地,還是羅貫中的憑空虛構,這很讓人疑惑。遍查各種歷史地名大辭典,均沒有“東嶺關”這樣的地名;而搜索網絡,則看到在禹州花石鄉白沙水庫,有東嶺關。
   
    這處東嶺關是否為關羽所過的第一關,我們并沒有把握。但按照現實的地理位置考察,這里正好在許昌與洛陽之間的中間位置;而許昌到洛陽的起自戰國的古官道,也正好經過這里。我們從許昌出發前,灞陵橋公園工作人員也告訴我們,關羽正是沿著這條古官道,前往洛陽的。
   
    這條古官道大致沿著潁河河谷蜿蜒,與我們所走的許洛公路相距不遠。透過車窗外望,很難再尋找到它的蹤跡。
   
    70多公里的路程,一馬平川,并無多大的地勢起伏,我們所乘坐的汽車,也只走了兩個小時左右,就到達了白沙村(白沙水庫因其得名)。

    千年古鎮上的關爺廟
   
    白沙村規模不小,顯然在萬人以上。讓我們驚訝的是,它至今還存在著一條古老的街道,一色古樸陳舊的門面板房,保存的完整程度中原罕見;在這條老街道上,還有兩三座完整的一進四的老宅院,門頭寬大,鑲嵌著精美的徽雕,而房屋則是攻防兼備的地主堡壘式的兩層樓式建筑。
   
    一位熟知白沙村歷史的老人告訴我們,白沙村原為白沙鎮,撤并鄉鎮時被合并到花石鄉。它已有數千年的輝煌歷史。秦漢以來即為陽翟(今禹州市)西北邊陲的經濟文化中心;到明嘉靖十一年,知州劉魁曾在這里創建白沙書院;順治十五年,清政府在此設立驛站;康熙十二年又在此設立鈞陽里治所;只是在民國以后因兵匪劫掠才敗落。
   
    聽說我們是來尋訪關羽遺跡的,老人興奮地說:“我們這里還有座關爺廟呢!那里面有關羽的塑像。”
   
    關爺廟就在老街附近,相傳原為西漢將軍灌夫為其父灌何所建的祭殿。灌夫禍害鄉鄰,倒臺后殿中灌氏塑像被砸;三國以后,祭殿成為祭拜關羽之所,人們也先后在殿內塑造了關羽、張飛、趙云、黃忠、馬超五虎的塑像。所以又俗稱“五虎廟”。
   
    關爺廟大門緊閉,廟門前的道路似乎成為村中活動的廣場。有不少老人帶著孩子在路上玩。
   
    老人和孩子所在的馬路,就是著名的古官道,北邊不遠就是有著幾百年歷史的“望嵩橋”,晴天站在橋上,能望見西北嵩山的模樣,而嵩山地帶,正是關羽過了東嶺關之后所經之地。

    神秘的東嶺關關口
   
    考察老街與五虎廟,只是我們此行的小插曲。而我們想真正考察的,還是東嶺關的情況。老人們指點,沿著古官道向南右拐,可直接走到白沙水庫,東嶺關就在水庫內。
   
    古官道向南右拐處,即為許洛公路,其在白沙水庫門前拐向登封、洛陽的方向。而我們則直接走進庫區。這里已發展成景區,門口值班人員說,東嶺關就在壩頂庫區辦公樓后邊的山上。
   
    上到壩頂,是一處面積不小的廣場,其西側靠山處為一排辦公樓,東側為水庫主水壩。我們繞到辦公樓后,登上兩層臺階,即到了一塊石碑前,這塊石碑即為新立的東嶺關石碑。按照碑文記載,該碑所在的逍遙嶺與對面的龍頭山之間原為一條峽谷,潁河從中間穿流而過。兩山夾一谷,在古代,這樣的地形足以屯兵成為關口。這里大概就是東嶺關形成的原因吧。
   
    在附近勞作的白沙村村民李大爺說,現在立碑的地方并非關口所在地,關口所在地為現在的主壩所處的位置。
   
    我們觀察發現,在整個原來的潁河峽谷中,也只有這里的兩山之間距離最近,具備作為關口的條件。
   
    李大爺說,我們所站的山頂上原來曾有城寨,新中國成立前還有幾座山洞,為白沙村村民躲避土匪之處。1951年修建水庫時,城寨被毀,但至今還遺留有一段寨墻。

    關公握綠豆憋成紅臉?
   
    景區內不少工作人員說,古官道就是直接進入現在的景區,再通過大壩主壩所在的關口,進入潁河河谷一側的土路,也就是今天庫區的水底,蜿蜒向西北的登封境內的石羊關。
   
    李大爺糾正說,庫區水底的確有一條土路通向登封境內的石羊關,但這條土路并非古代的官道,真正的官道在關口西一二公里處的天爺廟旁。
   
    這條官道對于李大爺來說,相當熟悉,因為他父親新中國成立前一直在這條官道上謀生。李大爺說,這條古官道全是用整塊的條石鋪就。
   
     李大爺說,實際上,古官道進入水庫景區后,不是經過東嶺關關口進入潁河河底延伸,而是從關口前左轉,沿著潁河西岸(即今庫區西岸)的逍遙嶺南下,至天爺廟處進入庫區,并穿越庫區到達登封境內的石羊關。
   
    李大爺帶我們來到天爺廟。原來的古官道,已被林木、草叢覆蓋,李大爺領著我們找了半天,才在草叢中找到了幾塊已經殘敗的條石。而再往下走,則為庫區的水面,我們又在水面旁發現了幾組龐大的條石,斑駁的條石刻上了歷史的年輪。
   
    關羽走古官道前往洛陽,他經過東嶺關時,也必定從這里走下潁河河谷,打馬前往嵩山方向。《三國演義》說,關羽在這里一刀殺掉阻攔的把關將領孔秀,順利過關;而在東嶺關碑文里,記載著一則民間傳說,說關羽遭到孔秀的刁難,要他把一盆綠豆全部握碎,才能過關,關公的紅臉就是因為握綠豆憋紅的。
   
    民間傳說無法考證。但不管怎樣,關羽還是順利通過了。他從這里重新踏上官道,過登封,前往洛陽。(原標題:千里走單騎 東嶺關是否存在?)
責任編輯:C005文章來源:華夏經緯網(2009-06-23)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
友情鏈接 商都網 中國網河南頻道 印象河南網 新華網河南頻道 河南豫劇網 河南省書畫網 中國越調網 中國古曲網 博雅特產網 福客網 中國戲劇網 中國土特產網 河南自駕旅游網 中華姓氏網 中國旅游網 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網 族譜錄 文化遺產網 梨園網 河洛大鼓網 剪紙皮影網 中國國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