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靈崖山可清晰看到山上廟宇眾多。
新密平陌鎮龍泉村靈崖山,因軒轅黃帝在此拜天祭祖備受世人敬仰,歷代信奉者在此山修廟建殿不止,各類廟宇遍布滿山,造就了當今的道教圣山,成為新的一處歷史文化名村。
靈崖山山勢巍峨,松柏蒼郁,怪石嶙峋,石穴玲瓏,天爺洞就像璀璨的明珠懸掛于峭拔險怪的靈崖山半腰。天爺洞內曾出土過距今3萬~5萬年的舊石器和動物化石,是新密市文物保護單位。天爺洞對面為裴李崗文化時期的莪溝北崗遺址,距今約八千年,正是中華文明初始時期伏羲氏活動的遺跡,足以說明天爺洞是遠古人類發源地之一。
上古時期,黃帝為了感謝三皇的指教和上天點化之恩,擇吉日奔赴靈崖山天爺洞,趁吉時封禪拜天祭祖,并下令每逢農歷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為朝拜“三皇祖”的圣日。逢日,他都要帶領妻子嫘祖和文臣武將到天爺洞朝拜祭天,名聲遠播。之后興盛民間,香客、游人如織,這一祭天拜祖的風俗一直沿襲至今。每年農歷正月初九、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天爺洞廟會都要舉行盛大的祭天拜祖儀式。凡遇廟會時,遠處外省市的八方香客一般都頭天趕到,參加祭祀活動。
祭祀儀式由廟中的道士主持。主神位前擺豬、羊大祭,其他大殿都擺放供品。眾香客頭頂一塊長約百米黃布(稱:喬布),沿通天橋、經一天門、拜天閣、登望天梯、過二天門、進入天爺洞大天爺殿,進行祭祀。主祭者,叩頭,上香,行九叩或二十四叩大禮,儀式莊重嚴肅。祭祀典禮過后,來往的香客則開始上香,念經、擔經擔等紀念活動,高橋,竹馬,說書戲,劇團等民間文藝演出開始。之后幾天會期,則有群眾香客自己上香祭拜,每個山頭,每個大殿,人山人海,香煙裊裊,鞭炮聲聲,此起彼伏,把廟會活動推向高潮。以祈福華夏和諧,國泰民安。靈崖山天爺洞拜天祭祖廟會古今就是新密一大景觀。2008年,天爺洞黃帝拜天祭祖廟會成為鄭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
從天爺洞現存巖洞、廟宇及其廟會活動中,我們可以感悟一部中華民族從舊石器、伏羲時期、黃帝時期一脈相承的發展史,其各種類型的文化價值都包含其中,是祖先留給我們一筆厚重的歷史文化財富。平陌鎮地域文化遺存俯拾皆是,黨委政府適時順勢,大力推進特色農業與文化旅游的對接融合,實施結構調整,加快經濟轉型,實現互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