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關齋原為佛家名教,并不是建筑物。“八關”即“八戒”,“齋”即“一齋”,一般指佛教徒的八種戒律與齋飯。八關齋的由來與唐代著名“安史之亂”息息相關,當時稱為雎陽的商丘古城遭到慘重災禍,副元帥李光弼派河南節度使田神功前來救援,叛軍撤退。全城軍民對田神功這一功績,非常感激。宋州刺史徐向等官吏為了逢迎田神功,便在五月八日,帶頭以俸錢30萬,在城南開元寺設八關齋會,邀請1000名僧人赴齋。接著,州縣官吏,富豪鄉紳,連續設會,飯僧數干。一時,佛飯香供,擺滿郊野,經聲佛號,晝夜不息,善男信女,四方云集。我國大書法家顏真卿撰書《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將歌頌田神功的佛事寫了出來,立八梭石幢紀念,置于開元寺東側。石幢初叫顏魯公碑,因碑文所記是八齋會的佛事,后人便逐漸將此碑與碑亭連在一起,叫成八關齋了。
從“八關齋”碑我們可以看出,當時的八關齋會是一個近萬人參與的大齋會,場面無比盛大。但由于世事更迭,往事總也成煙,如今留下成為這場盛會見證的,卻是顏真卿的“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碑。亭中的八關齋碑所體現出的顏真卿書法,寬綽圓潤,雄渾超俗,被康有為稱為“誠為絕作”。《宋州八關齋會報德記》碑文不僅字體圓健渾厚,而且全篇內容矯健奔放,如萬丈瀑布,一瀉千里,似一氣呵成。一切皆緣于顏真卿獨特的身世經歷,他不僅因平定“安史之亂”立下奇功而著稱于世,其兄顏杲卿和他的兒子也被安史賊兵所殺,國仇家恨,集于一身。據悉,全國目前保存的清代顏真卿《八關齋會報德記》石碑拓片為數極少,清代以前的早期拓片,就更加稀缺,八關齋的原本藏品就顯得尤為珍貴了。
冬日里走在八關齋中別有一番景色。皚皚白雪將八關齋點綴得更為素雅,走在小徑中,回味往昔歷史崢嶸,聆聽雪落的悄聲細語……
TIPS:
門票:10元/人
開放時間:全天
地址:河南省商丘古城南門外的古宋河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