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伊川縣安樂書院,顯得有點籍籍無名,但是安樂書院的創辦者邵雍,卻是理學象數派的創立者,史稱“易圣”,清康熙皇帝為其御書“學達性天”。他是世界上第一個運用二進制數理模型解釋宇宙的人,德國數學家據此首創了二進位制,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今年是邵雍誕辰1000周年,洛陽市政府將于10月12日舉行隆重的紀念活動。
離邵雍誕辰1000周年越來越近,位于伊川縣平等鄉的安樂書院熱鬧起來。從今年7月份開始,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在此舉辦了10期與邵雍有關的論壇,參加者是當地的群眾和學生。
雖然安樂書院已經蕭條了數百年,但是邵雍在此講學著書的脈絡依然清晰。
公元1011年,邵雍出生于河北涿縣,為躲避戰亂,少年邵雍和父親來到了今日的伊川縣大莘店(今為平等鄉)居住,自稱“安樂先生”。
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副秘書長樊少敏認為,在伊川創辦“安樂書院”,是邵雍人生的亮點之一。
宋朝理學鼻祖之一的程顥在所作的《邵雍先生墓志銘》中說:“先生在洛三十年……講學于家,未常強以語人,而就問者日眾。鄉里化之,遠近尊之。”
邵雍不但講學于家,他還完成了《皇極經世》、《觀物篇》等傳世著作。其中,《皇極經世》主要講的是先天象數學,對后人影響很大。
明代時,伊川安樂書院頗具規模:大門是先天八卦門,門匾曰“安樂書院”,小河水流其門前。大門內西為“天根軒”,東是“月窟軒”。院內二亭,一名“擊壤亭”,是吟詩賞樂處;一名“弄丸亭”,是學術研究的地方。正殿為“皇極書屋”,塑有邵雍像。正殿后是“邵氏靈跡”,即邵氏祠堂,供奉邵雍之父邵古以及邵氏先祖列宗。
●晚年遷居“安樂窩”
邵雍博學多才,通五經義奧,知古今之變,與張載、周敦頤、程顥、程頤并稱“北宋五子”。
但是邵雍不愿做官,一生不求功名。宋仁宗嘉祐七年,邵雍52歲。這一年,在伊川閑居近30年的邵雍遷居“安樂窩”。
至今,洛陽留下的除有安樂書院外、還有安樂窩和安樂佳城遺存,均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3個地方成為易學愛好者、邵氏后裔心中的圣地。
安樂窩位于洛陽市洛龍區安樂鎮安樂村,現有邵雍祠堂,祠堂為三進長形院落。祠堂大門上懸掛有“內圣外王”匾額,祠堂四周掛有清康熙皇帝、光緒皇帝賜的御書匾額。
現在,當地政府正在進行修建。按照規劃,在祠堂東側要新建邵雍故居和書院。
在安樂書院,邵雍除寫有歷史價值極高的幾部著作外,還寫有詩集——《伊川擊壤集》。“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這首詩一度是伊川私塾、學堂里的啟蒙教材。
即使到了安樂窩后,邵雍還常常發出“安得仙人舊槎在,伊川云水樂無窮”的感嘆。百年之后,把伊川作為自己永恒的“安樂佳城”。
●康熙御書“學達性天”
公元1077年7月5日,邵雍因病去世。他被葬在離安樂書院不遠的臥龍山之陽,后人把邵雍墓園稱為“安樂佳城”。
由于其在理學和教育上的影響,紹興八年,皇帝詔稱其“道德學術為萬世師”。
邵雍雖然是一介布衣,程頤卻以“內圣外王之道”評論邵雍之學,以“振古之豪杰”評論邵雍其人。與別人不同,邵雍的貢獻不是傳承道家思想或重復前人的思想,而是以數為框架建立起龐大的思想體系,從而創立了邵氏“易學”。
一次,康熙皇帝聽西方傳教士說,中國有兩位“識破天機”的圣人,一位是始創八卦的伏羲,另一位是畫出《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圖》的邵雍。康熙皇帝就為邵雍題詞“學達性天”,御匾由欽差送到安樂書院。
在邵雍誕辰1000周年來臨之際,伊川已經舉行了一些活動。今年3月21日,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舉辦了首屆邵雍文化節。清明節期間,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聯合洛陽邵氏宗親會,舉辦了“2011年洛陽安樂佳城清明文化節”。
●先天象數學的開創者
邵雍雖然無緣仕途,但其卓著的學術成就卻受到世人尊敬,他的學術成就主要表現在他對于易理學和象數學的研究。
2007年12月2日上午,邵雍思想文化研究會在洛陽師范學院河洛大講堂成立。
大家認為,邵雍研畫出的《先天六十四卦方位圖》,用陽爻和陰爻有規律的變化形式,排列畫出六十四種數碼方圓模型,恰好組成二進制000到111共8個基本序數。從“0”與“1”組成六十四個不同組合循環,可無限疊加變幻無窮。在世界上第一次用圖示數字形式顯示了二進制數碼排列模式,因此成為后世電子計算機采用二進制的理論基礎,對世界科學文明產生了重要影響。
伊川邵雍易學研究院院長常銨家告訴東方今報記者,在哲學思想的研究上,邵雍認為天地萬物的生成變化是按照“先天象數”的圖式展開的。
常銨家認為,邵雍講學有兩大特點:一是專授“先天之學”,進行學術性極強的專業教育;二是所授內容比較廣泛,涉及各種自然科學知識,這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儒家傳統教育輕視自然科學的弱點。
隨著歲月的更替,名冠四方的安樂書院,難逃被毀的命運。
清末,當地豪強惡霸劉宗漢,強行砍伐邵夫子祠內的柏樹;1927年,國民政府將邵夫子祠占用,5年后,邵夫子祠改建成學校。
1982年,安樂書院改建為平等鄉鄉政府辦公大樓,書院內宋、元、明、清歷代古建筑拆除,幾十棵古柏樹也被伐掉,后又恢復為學校。
如今的安樂書院,僅存3間清代建筑邵夫子祠和幾塊碑刻,祠內供有邵雍塑像。
3年前,伊川縣邵雍易學研究院曾向縣里打報告,請求保護開發邵雍文化旅游資源。截至目前,伊川縣僅撥款30萬元對邵雍墓的基礎設施進行了修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