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国产另类自拍/综合av网/69re在线观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

您所在的位置是:印象河南網(wǎng) >> 相關信息 >> 秀美山水 >> 瀏覽相關信息

“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的意義

2012/3/31 14:45:51 點擊數(shù): 【字體:


    少林寺位于河南登封縣城西北15公里的少室山北麓五乳峰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年)。孝昌三年(公元527年)印度僧人菩提達摩在此首創(chuàng)禪宗。禪宗歷史上稱達摩為初祖,稱少林寺為祖庭。唐初,尚佐唐王開國有功,從此僧徒常習拳術,少林拳負有盛名,廣為流傳。寺內(nèi)現(xiàn)存建筑有山門、客堂、達摩亭、白衣殿、地藏殿和千佛殿(又名毗盧殿)等。千佛殿內(nèi)有著名的明代五百羅漢朝毗盧壁書,展長約300多平方米;白衣殿內(nèi)有清代少林寺拳譜、十三和,尚救唐王(李世民)壁畫。達摩亭相傳是二祖慧可在門外立候達摩、大雪沒膝卻紋絲不動的地方,故又叫立雪亭。寺西的塔林,西北的初祖庵,以及附近的唐代法如塔、同光塔,五代時的法華塔,元代的緣公塔等,在建筑史上都有重要地位
      
    中國登封“天地之中”少林寺歷史建筑群申報世界文化遺產(chǎn)項目獲得審議通過。這是繼2009年中國山西五臺山之后被列入該名錄的又一中國佛教寺廟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成為我國第39處世界遺產(chǎn)。也成為河南繼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之后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順利通過后,也成為河南省繼龍門石窟、安陽殷墟之后的第三處世界文化遺產(chǎn)。少林寺方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雖然申遺已經(jīng)成功,但票價暫時不會漲價。此前,我國共有38個項目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其中世界文化遺產(chǎn)27處,世界自然遺產(chǎn)7處,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chǎn)4處。據(jù)悉,新疆天山天池管委會表示,新疆將以5A級景區(qū)為龍頭,聯(lián)合天山山脈多處景區(qū)點,以“天山世界自然與文化遺產(chǎn)”為名開始申遺。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文化背景
  

    10大“國保”詮釋“天地之中”
  

    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位于中國河南省嵩山地區(qū),歷經(jīng)漢、魏、唐、宋、元、明、清,構成了一部中國中原地區(qū)上下兩千年形象直觀的建筑史,是中國時代跨度最長、建筑種類最多、文化內(nèi)涵最豐富的古代建筑群,是中國先民獨特宇宙觀和審美觀的真實體現(xiàn)。
  
    “新成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天地之中’古建精華,共包括8處11項歷史建筑,其中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觀星臺、嵩岳寺塔是我國首批‘國保’,中岳廟、嵩陽書院、會善寺、少林寺塔林和初祖庵,也都是國保單位,只有少林寺常住院是省保單位。”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宮嵩濤介紹說。
  
    眾多人類優(yōu)秀文化遺產(chǎn)緣何匯聚嵩山?宮嵩濤解釋說,根據(jù)中國古代天文學理論,登封嵩山是天地的中心,中國早期王朝將這里作為建都之地,以象征皇權神授。據(jù)統(tǒng)計,從周武王開始至清代末年,中國歷史上有史可查的巡狩、祭祀、封禪嵩山的帝王就有72位。他說,以“天地之中”理念為動力,中國古代禮制、天文、儒教、佛教、道教等文化流派均熱衷于在嵩山建立核心基地,逐漸成為中華文明的核心。歷代禮制、宗教、科技和教育等建筑類型的代表作品匯聚于此并得到了真實保留,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
  
    東漢三闕:我國1號古建“國保”
  
    在新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我國 1號古建“國保”——— 東漢三闕尤其珍貴。
  
    登封市文物管理局副局長宮嵩濤介紹說,始建于東漢的三闕——— 太室闕、少室闕、啟母闕,都是我國1961年3月公布的首批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太室闕是古建筑類的1號保護單位,少室闕、啟母闕的編號也分別是2號和3號,足見國家對其保護的重視。
  
    闕又稱門觀,是我國古代一種標志性的禮制建筑,反映著不同歷史時期的禮制思想。東漢三闕,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國家級禮制建筑遺存,是研究建筑史、美術史和東漢社會史的珍貴資料。
  
    太室闕是原太室山廟前的神道闕,是此次申遺建筑中年代最為古老的,始建于東漢安帝元初五年。它鑿石砌成,分東西兩闕,由闕基、闕身、闕頂3部分構成,每闕又分為正闕和子闕。闕身的畫像內(nèi)容有馬戲、倒立、舞劍、人捉鴟鸮、鯀、樓閣、絞龍穿壁、羊頭、熊、玄武、虎、犬逐兔、朱雀等,藝術風格渾樸古拙,氣勢深沉。
  
    少室闕和啟母闕始建年代稍晚,闕身分別完整保存著60余幅珍貴畫像,再現(xiàn)了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游戲場景,如車騎出行、宴飲、擊劍、狩獵、馴象、斗雞、蹴鞠等。啟母闕上的文字記載了鯀和大禹的神話故事,回顧了中國古代一次特大洪水和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的傳說,與后代歷史典籍相符。
  
    古建專家張家泰說,中國古代最重要的禮制是祭祀,而東漢三闕是典型的禮制建筑,也是全國目前僅存的3座廟闕,記載了古老的祭祀、封禪文化,是已經(jīng)消失了的文化傳統(tǒng)的獨特見證。
  
    少林寺:東亞最具影響力的禪宗發(fā)源地
  
    聞名全球的少林僧人日常起居和進行佛事活動的常住院,以及少林寺初祖庵、塔林等宗教建筑,8月1日和河南登封的禮制、教育、科技等其他歷史建筑一起,成為新的世界文化遺產(chǎn)。
  
    據(jù)介紹,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和初祖庵保存下來的建筑遺跡、碑刻和壁畫,充分展示了禪宗的發(fā)展歷史,以及與禪宗并稱的少林功夫的歷史和內(nèi)涵,禪宗、功夫共同構成了傳承至今的少林文化現(xiàn)象。
  
    少林寺常住院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寺內(nèi)現(xiàn)存明、清建筑30座,保存有五百羅漢朝毗盧、少林拳譜、十三棍僧救秦王壁畫以及174品碑碣等文物,是見證中外文化交流、融合、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的珍貴實物資料。
  
    被譽為“中國古塔藝術博物館”的少林寺塔林,保存了唐、五代、宋、金、元、明、清7個朝代的古塔241座和現(xiàn)代塔2座,為中國現(xiàn)存古塔數(shù)量最多的塔群,是綜合研究中國建筑發(fā)展史、雕刻藝術發(fā)展史和宗教發(fā)展史的珍貴實物資料寶庫。
  
    少林寺初祖庵是為紀念佛教東方禪宗的創(chuàng)始人———南亞高僧達摩而建,建于宋代(公元960-1279年),其建筑是現(xiàn)存的宋代磚木建筑罕見精品,更是中國第一部建筑寶典——— 宋代李誡編著的《營造法式》頒布后最初的珍貴實證。
  
    “少林寺是東亞最具影響力的禪宗的發(fā)源地,這絕非偶然現(xiàn)象,而是佛學精英匯聚京畿之地、天地之中所在的必然結果。”我國著名古建筑專家楊煥成說。
  
    嵩陽書院:詮釋儒家教育的“標本”
     

    嵩陽書院因其獨特的儒學教育建筑性質(zhì),而被專家稱為研究中國古代書院建筑、教育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標本”。
  
   嵩陽書院位于嵩山南麓峻極峰下,是我國創(chuàng)建最早、影響最大的書院之一。它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經(jīng)歷代重修,目前書院保持了清代(公元1644-1911年)建筑布局,中軸建筑共分五進院落,由南向北依次為大門、先圣殿、講堂、道統(tǒng)祠和藏書院,中軸線兩側(cè)有配房和西院敬義齋等,共有古建筑25座108間。2001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登封市文物局副局長宮嵩濤說,嵩陽書院建筑是中國北方書院建筑的代表和樣板,通過建筑反映了儒家之道。它以講堂為中心,前祠后樓,體現(xiàn)了儒家講學、藏書、供祭“三大事業(yè)”的主體地位。建筑群布局嚴謹,反映了“禮樂相成”的儒家思想,從總體建筑格局到每座單體建筑,都遵循綱常禮教的秩序,使人置身于一種濃厚的政治倫常的觀念和秩序之中。
  
    書院保存下來的文物很多,最著名的是2株漢封將軍柏和9米多高的大唐碑,人稱“稀世寶”。公元前110年,漢武帝劉徹游嵩岳時,見柏樹高大茂盛,遂封為“大將軍”、“二將軍”和“三將軍”。目前仍然存活的“大將軍柏”、“二將軍柏”,其樹齡都在4500年以上,是我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樹木之一。
  
    由于名儒司馬光、范仲淹、程頤、程顥等相繼在此講學,嵩陽書院聲名大振,是宋代四大書院之一,也是宋代理學的發(fā)源地之一。
  
    觀星臺:見證嵩山“天地之中”
  
    河南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中,觀星臺以其獨特價值在世界科技史、建筑史上占據(jù)重要地位,也是登封嵩山作為“天地之中”的重要歷史見證。
  
    觀星臺位于登封市告成鎮(zhèn),同周公測景臺、周公廟一起組成一座完整的院落,現(xiàn)存建筑有:照壁、大門、戟門、周公測景臺、周公祠、觀星臺、帝堯殿等中軸線建筑和明清碑刻17通。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的意義:
   
    登封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之后,便可接受“世界遺產(chǎn)基金”提供的援助,還可由有關單位組織游客進行游覽。由于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的地方能夠得到世界的關注與保護,提高知名度并能產(chǎn)生可觀的經(jīng)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所以這是中國的一次勝利,是中國文化遺產(chǎn)申請史上的一次重大勝利,標志著中國的文化建設又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騰飛階段。       

    我們期望會有更多的中國河南文化遺產(chǎn)走向世界,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原標題: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申遺成功的意義)




來源:搜狐網(wǎng)                                       

責任編輯:佚名文章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0
相關信息 沒有記錄!
著名人物 沒有記錄!
精彩展示 沒有記錄!
評論區(qū)
友情鏈接 百度